截至201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51.84万人,留学回国人数已达180.96万人,仅2014年一年就有36.48万人回国,相当于2001年回国人数的三十多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充分探索、总结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的经验和建议。
郭盛,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
目前海归可以分两类:大海归和小海归。大海归往往是一些精英,拥有核心技术。小海归在金字塔中间和底层,缺乏核心技术。目前来看,海归在中国面临竞争激烈、难融入中国的困境。“54%的海归觉得自己难于融入国内环境,27%的海归融资比较困难。”
金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海归最大的优势是思想的开阔,海归比在任何一个单个的经济体的人,见的事情见的世面更多。有一些再一个经济体里面,到另外一个体系就不一定适用,所以海归更知道这个事在这儿不能做,但是在别的地方是可以做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做,这是思维最小的被限制、被管制的机会,要充分用好这个机会。
李曙光,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海归们希望有更多法律关注真正的原创,而非仅仅是学习型创新。现在大多数海归遇到最大的法律问题,一个是产权纠纷,另一个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保护好知识产权,建立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激励海归创业创新。
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
海归创业来源越来越多元化,不仅限于硅谷,而是遍布北欧,德国、法国、英国乃至韩国,他们带来环保、医疗器械、生命科学、时尚设计、工业设计、工业4.0等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经验。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王强
海归最大的优势就是留学本身。留学归来,不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是思维方式越来越立体,从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到更多维。留学生如何真正完成思维方式叠加或者获得更多纬度,你就完成了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薛澜
新一波的海归创业有三个浪潮:第一个是带着技术创业,这仍然是大批创业者的特点。第二个是带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创业。第三个应当代表社会价值和公共理念——这个未至的浪潮就是社会企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