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绿法(国际)联盟、新浪财经和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新监管时代下私募基金与资管高峰论坛暨全国私募行业法律健康指数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
国务院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表示,大资管的本质是信托,它没有固定收益、不准刚性兑付、第三方托管、没有资金池。“就是 这四条,”现在的关键问题在杠杆率,“如果一下子全部取消杠杆,肯定不行,怎么鼓励?得拿法规。现在最难的是杠杆怎么规范?规范的程度?结合中国现在牢牢守住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这方面要非常谨慎地研究与实施。”
“去年大资管的业务紧急刹车,年增速下滑到8%以内。所以对很多理财机构,特别是银行来说,似乎进入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想说,这不是最坏的时代,”在夏斌看来,从老百姓的资金需求来看,我们的理财结构、理财产品供给机构都是可以的;从政策供给角度来看,随着资本进一步开放加快,资产管理方面的业务空间会越来越大。因此,当前的时代并不是最坏的时代,而是趋于健康发展的时代。
而最让夏斌担忧的是“社会道德风险”,在他看来,要打破社会道德风险,必须要通过实践的行为,通过市场规律和严肃法规,通过市场的教训,教训地方政府,教训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教训相关第三方机构,也要教训投资者本身,“有的投资亏损合同讲清楚了就是不予以赔偿,因为合同写的清清楚楚。”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夏斌:各位朋友上午好,叫我做致辞发言,我也不会致辞,我就说三个观点。今天私募法律健康指数的发布,叫我来可能是因为私募研究较早而已,2000年左右我曾经主导发布《中国私募基金报告》。
我说三个观点,一个就是说怎么样认识当前大资管时代,当前时代是不是最坏的时代?最近麦肯锡有一个报告,题目就是《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2012年-2016年中国资管市场度过了黄金的五年,管理资产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2%,其中银行的理财更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5%。去年大资管的业务紧急刹车,年增速下滑到8%以内。所以对很多理财机构,特别是银行来说,似乎进入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想说,这不是最坏的时代,为什么说不是最坏的时代?按照资产规模增长看是跌了很多从而认为是最坏的时代,但我不认为是最坏的时代,为什么?因为过去五年的超常规发展是本身就是非正常发展,属于监管套利式的增长,是隐性刚兑下的增长,是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埋下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的增长。现在风险要逐渐的暴露,这里面简单讲是资管,大家在座都知道包括影子银行、P2P等等,最近网上各种各样的坏消息又在不停的传出来。
从今后看中国的资管市场仍然非常广阔,需求非常强劲。2017年中国个人财富总量115万亿人民币,大资管整顿三年以后,2021年达到158万亿,据海外有关权威机构的评估,我们中国的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已经进入了全球私人银行前25强。从老百姓的资金需求,从我们的理财结构、理财产品供给机构都是可以的。而且从政策供给角度说,随着资本进一步开放加快,再加上离岸在岸的资产联动,财富管理这方面的业务空间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想说的当前时代不是最坏的时代,是趋于健康发展的时代,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
借这个机会讲讲第二个观点:大资管的本质是信托。今天出席的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管的中间机构,包括会计、律师,以及其他企业界的单位。我想在这儿仍然重申,我在2017年中国私募基金大会上讲过这个观点,简单重申一下第二个观点。大资管市场本质是什么?是信托。我们2003年制定了《信托法》,好多人就认为《信托法》就是规范信托投资公司的,其实不然,《信托法》我个人自始至终理解这不是规范信托投资公司的,是规范信托行为,可是当时有关部门意见不一致,《证券基金法》起草时本来有写私募基金一章,因为某些决策者意见不统一,后来决定了这章取消了。
后来我看到到2013年《证券基金法》修订加上了私募基金章节,但写的不是很全,而现在市场上的现实状况是大家没有按这个做,还在要求修改。《信托法》2002年出来以后,到了2012年《基金法》修改,2018年现在的现状要求修订是吸取了大量的教训之后的亡羊补牢。大资管市场本质是什么?就是信托。今天我想对你们所认为的大资管,点出几条很关键的词语:如何认识信托?关键理解哪几条?
第一,不是负债业务,纯粹信托行为没有负债业务。因此没有固定收益的承诺。
第二,是委托投资业务,因此不允许刚性兑付。
第三,这个资金必须由第三方托管。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监管证券,监管信托吸取的惨痛教训,必须第三方托管。
第四,既然资金是第三方监管的,因此不允许资管机构建资金池。
我想说的对于在座今天中国资管业务监管同志来说,要理解大资管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固定收益、不准刚性兑付、第三方托管、没有资金池,就这么四条。你一想在座马上就明白了,如果坚持这四条想干点坏事也不容易的。现在的情况比较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杠杆怎么办。原来信托不准讲杠杆,杠杆是为了刺激股市发展而加的,弄到了证券、基金等金融圈的各类资产都可以加杠杆。如果一下子全部取消杠杆,肯定不行,怎么鼓励?得拿法规。现在最难的是杠杆怎么规范?规范的程度?我想这点只能好好研究,结合中国现在牢牢守住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观点,大资管业务市场的本质是信托,现在的关键是杠杆率。用监管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的指标来监管信托,太可笑了,这个今后要谨慎的研究与实施。
第三个我想讲中国整顿非法集资为什么这么难?这不是今天才要整顿的,不是今天才要抓,那为什么中国整顿非法集资那么难?在西方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我们很少能够听到“非法集资”四个字,当然我们可以听到庞氏骗局。为什么?我认为,我们是不重契约合同,重社会稳定,把契约和稳定有的时候对立起来了,我认为坚持契约合同,就是坚持最大的社会稳定,不坚持契约合同对稳定就会产生不利因素。坚持契约合同很简单,投资你是自愿去投资的,如果投资亏损你自己负责,如果合同有欺诈行为上法院去告,这是很简单的事情。
对政府来说是重稳定,企业该按法规契约、按照市场游戏规则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该破的就破,或者破产保护也可以,这是市场经济下真正的稳定。
我一直在呼吁整个社会在前一阵都存在道德风险,地方政府、银行、信托、老百姓都存在道德风险。这话从哪里说起?地方政府新官不理旧帐,借钱反正不是我们还,拼命借钱,不用解释,这么简单的大家都明白。所以中央现在要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要终身问责,不管到哪里都要负责任。政府自己借不着,通过在座的各位金融机构设计信托产品,政府支付利率7%,信托公司加1-2个点。再通过银行渠道销售,银行再拿1个点左右,银行反正想我也不用还债责任,是政府发了债没准备还,信托是银监会批准的机构帮他设计,银行帮他营销一下而已。老百姓一看这是共产党政府发的债,信托、银行金融机构帮着卖,你们都拿好处的,那我更不怕,你们都敢这么推销,我就敢买。但这个理财项目盈利点在哪里?他根本不认真看合同内容,所以我说整个社会存在道德风险,打击非法集资第一强调契约精神,破除道德风险,该怎么办怎么办。
要打破社会道德风险,必须要通过实践的行为,通过市场规律和严肃法规,通过市场的教训,教训地方政府,教训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教训相关第三方机构,也要教训投资者本身,有的投资亏损合同讲清楚了就是不予以赔偿,因为合同写的清清楚楚。因为时间关系,借今天讨论私募的会议,通过100多万亿规模的大资管行业的整顿,我们要千方百计将法规修补到位,大张旗鼓宣传法规,坚定不移依法办事,通过教训市场各经济主体,让非法集资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