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银行而言,存贷比限制是其沉重的镣铐,不良贷款率是其时时要警惕的红线,但这还不是传统银行最根本的挑战。因为,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对整个银行业的重构业已开始,一样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前者作为短期压力,只是对一部分传统银行产生影响,而后者的发生,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短期压力”,关乎整个行业生态。若说这影响生死存亡可能言过其辞,但是,说关联未来发展方向一点都不为过。为此,针对银行服务市场和客户的种种可能,《英大金融》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志凌。
行将灭亡的是传统经营模式
《英大金融》: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您怎么看待这种判断?
黄志凌:这里我想首先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的最直接影响领域是国内零售银行业务,批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领域目前尚未构成挑战;其次,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也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跟今天相比会有很大不同。从这个意义上,传统零售银行业务经营模式行将灭绝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商业银行作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也肯定会像其他为商业机构,根据市场需要对自己的业务架构、盈利预期、服务与产品种类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与客户变化,甚至成为全新的商业银行组织,说商业银行行将灭绝有些耸人听闻。
《英大金融》:无论是新型银行代替传统银行,还是传统银行对业务进行革新和完善,总之,未来的银行和现在的银行“长得不一样”。因此,未来的银行和现在的银行有什么不同,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一个人走进未来银行,会有哪些新鲜发现?
黄志凌:基于市场趋势和客户之声构建的未来银行,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客户体验。排队等待、被动服务会成为过去时,银行与客户的主动性都会增加。在去银行的路上,客户可以通过银行手机客户端预约好服务。走近网点门口,银行网点就会通过手机定位即时识别出客户。大堂经理从手持终端得到消息和客户面部图片后,会提前到网点门口等候并与刚进门的客户亲切打招呼。然后,根据手持终端上显示的客户预约信息,将客户分类引导至相关的服务经理。服务经理则会通过客户交易及消费行为记录、收入、各种贷款及固定还款等情况,为客户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之后,如果时间允许,服务经理还可以将客户的基本特征与大数据分析结果比对,推测客户可能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倾向性理财需求,为客户介绍一款适合其性格及消费习惯的个性理财产品。
《英大金融》:还有人认为,现实可能更进一步,网点会消失,您描述的智能化的网点服务说不定过不了多长时间就看不到了。
黄志凌:这当然会发生。网点就像酒店大堂一样,总有一天会被电话、视频、指纹、人脸等电子化识别方式取代,人们不再需要到网点提供繁琐的证明和抵押材料,未来银行需要做的只是为不同客户匹配不同产品和额度。但是,这样的景象要发生在网点智能化之后。
科技改变一切
《英大金融》:总之,科技手段的帮助看来不可或缺。
黄志凌:是的,但技术辅助只是非常表面的影响。实际上,技术不但在改变银行业态,也在改变银行的商业环境。首先,客户现在有条件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在方便的时间支配自己的钱,到银行柜台的必要性锐减。近10年,美国银行临柜交易比例从50%~60%骤减至5%,而用网络、客服中心、ATM进行交易已达95%,这一趋势在中国银行业也越来越明显。另外,伴随手机应用日益复杂,移动互联对各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开始出现,银行远程服务向智能手机终端转移。而且,移动钱包无卡、无现金的出现,将智能手机与信用卡/储蓄卡整合,使移动支付交易比例大幅提高,客户现金需求大幅萎缩。通过各种移动设备,银行服务无时无处不在,它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客户可以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使用银行业务。
《英大金融》: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应该不仅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业态的表象,从纵深的角度,银行能够利用技术做些什么?
黄志凌:最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挖掘的潜力。运用来自网点、PC、移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渠道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海量数据,将客户、员工与银行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通过高效信息分析,不但会得到银行运营的宏观图景,还会得到客户行为变化和员工服务的微观图景,这有利于银行及时调整自身风险偏好,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管理水平,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营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相应地,银行竞争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
纵深还体现在衍生服务的增加方面,银行的服务链条将会变长。凭借移动媒介和客户信息的掌握,为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银行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客户只要登录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就能顺利完成购物、买机票、看电影、订酒店、看病、房屋买卖等一系列看似与银行传统业务无关的行为,在银行网点会议室里边享用星巴克咖啡边签订商务合同也非痴人说梦。
跨界的下一步是全能
《英大金融》:这是赤裸裸的跨界!
黄志凌:不错,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银行跨界经营大幕已然开启。银行产品或交易将融入客户日常生活,借助新技术与合作关系的构建,很多银行都在谋划产品、交易和支付一体化平台。如建设银行推出了“E商贸通”,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共同推出“百度贴吧中信银行认同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开创基于O2O模式下的个性化“社交消费”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金融服务。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从2007年的12.43%快速上升到2014年9月末的25.26%,增幅超过一倍,充分诠释了这一态势。
《英大金融》:产品、交易和支付一体化平台,这分明是要对涉猎银行业务的诸多非金融企业进行反攻的节奏!
黄志凌:这叫“银行正在找方向”,你也可以说成是反渗透。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用户交易具体信息被屏蔽,银行逐渐沦为第三方支付的资金通道,据调查,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年度交易总额达到人民币1.2兆元,而五大银行的营收仅人民币1.93兆元,跨界抢钱的网络业者们,已经把传统银行逼到墙角。现在银行是被迫求变,我了解到,除了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招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皆已涉足电商。平安银行甚至成立了陆家嘴金融交易所网络投融资和房屋自主交易平台。
《英大金融》:渗透和反渗透的速度都不慢啊。
黄志凌:反渗透的步伐已经落后不少。创新技术扩散速度越来越快,电话为50年,电视为22~25年,手机和PC为12~14年,互联网为7年,苹果产品为3年,FACEBOOK仅用2年,现在流行产品往往只需要数月时间。如果银行创新和改善客户体验的速度跟不上客户采用新科技的速度,或者跟不上中介和第三方机构的创新节拍,都会陷入劣势,进而流失客源。
《英大金融》:反渗透的前景如何?
黄志凌:取决于专业化优势的形成和发挥。专业化服务将成为未来银行价值增长点之一。随着利率逐步市场化,国内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新利润增长点,而专业化服务正是中间业务收入的支撑所在。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冲击下,面对海量存量客户和潜在客户,面对同质化竞争,综合性银行的专业化发展应重点立足规模和资本优势,致力于提供整套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财务战略和管理、税务规划、内控合规计划、员工福利薪酬计划、供应链管理计划等,以增加客户粘性。同时,寻找并购专业化银行机会,最终成为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并购基础上的现代全能银行。
《英大金融》:跨界,移动,全能,智能,我想这就是您给我们描述的银行的未来。
黄志凌:还有专业技能。这里面有很多想象的内容,我希望事实能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