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Tue, 05 Nov 2019 09:29:13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m.catawbao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logo-2-32x32.jpg 医疗健康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32 32 盘点6场11-12月份精准医疗会议,干货满满 //m.catawbaoil.com/68697.html Tue, 05 Nov 2019 09:29:13 +0000 //m.catawbaoil.com/?p=68697 Read More “盘点6场11-12月份精准医疗会议,干货满满” »

]]>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近期有哪些精准医疗会议活动,小编整理了几场,一起来看看吧!

一、2019第四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上海)

1569289914.06

时间: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

地点: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

本次峰会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为主题,同期2019体外诊断与精准医学大会、2019肿瘤精准治疗与健康管理大会、2019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大会、2019细胞治疗产业创新大会四大主题论坛并举。汇聚全球权威讲师/领航企业,提供行业即时资讯,解密时下最热技术,展示临床最新进展,搭建广泛资本对接平台。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96599085.html

二、2019第三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上海)

1566306408.95

时间:2019年11月8-10日

地点:上海

本次论坛将聚焦生物标记物、基因检测、分子病理、微生物诊断、疾病特异性诊断、新药研发、新型诊断方法开发、遗传病检测、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市场与法规等精准医学领域关键问题,进行积极探讨,促进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转化。

两天的会议内容,十一大分论坛:分子诊断产业论坛、液体活检临床应用论坛、肿瘤个体化诊疗的基础与转化论坛、甲基化技术论坛、疾病与分子标记物论坛、分子诊断东方科技论坛、荧光分子影像让精准手术可视化论坛、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特络细胞论坛等。将邀请樊嘉院士、王红阳院士、唐本忠院士、夏佳文院士等80余位顶尖专家发言分享。将有800+医院、第三方临验中心、科研机构、分子诊断企业及大专院校等专业听众参与。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1088179872.html

三、2019年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CHIOTC(无锡)

1562311360.19

时间:2019尼恩11月23-25日

地点:无锡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慧医院万物互联

本届大会将以“智慧医院万物互联”为主题,将紧紧围绕中国医院物联网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精神。激扬智慧、展示成就、合作共赢、分享成果,共同展望“5G”时代的健康中国新愿景。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1513790982.html

四、2019美沃斯国际医学美容大会(大连)

1571909418.13

时间:2019年11月15-17日

地点:大连

美沃斯国际医学美容大会遵循“研究探讨思考,团结交流进步”的指导思想,立足“国际化、全产业链、跨界”的总体定位,以继承、创新、传承行业优秀文化为宗旨,汇集海内外知名医美学术管理领袖,探讨国际技术与学术前沿科学进展,研究权威领导与医生成功思维模式,传播世界管理与创新互联先进思想,是全面覆盖官产学研,集学术、技术、艺术,管理、时尚、文化于一身的综合性医学美容产业大会。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174891284.html

五、2019世界创新者年会-医疗大健康创新论坛(北京)

1568877429.81

时间:2019年12月7日

地点:北京

新技术、新策略的发展正推动全球医学向精准医疗靠拢,由此衍生出的发展机遇与商业创新,使更多人享受到医疗进步带来的喜悦。当下,全球医药产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新药获批数量不断增多,未来大健康的产业创新能否赶上世界难题的演进速度?5G和AI的应用发展,又将给医疗行业带来哪些想象?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757242661.html

六、P4 China 第四届国际精准医疗论坛暨展览会(深圳)

1572405304.41

时间:2019年12月13-14日

地点:深圳

“P4 China 2019第四届国际精准医疗论坛暨展览会”在往期三届成功举办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将盛大升级,邀请80多位领先企业家、科学家、医学研究人员等将从多组学研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疾病早筛与早期诊断、肿瘤免疫与临床个体化用药等多个维度,分设四大专场论坛,带来一场产学研的思想碰撞。

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243501981.html

更多精准医疗活动,可上活动家官网查看哦!

]]>
XSUMMIT |京东方健康服务事业群市场与品牌中心总经理常亚迪:创健未来 //m.catawbaoil.com/62288.html Thu, 06 Jul 2017 06:33:31 +0000 //m.catawbaoil.com/?p=62288 Read More “XSUMMIT |京东方健康服务事业群市场与品牌中心总经理常亚迪:创健未来” »

]]>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鼓励并扶持创新发明者,保障广大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及应用,2017年3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XSUMMIT未来科技峰会(简称:XSUMMIT峰会)。第六届全球游戏大会暨XSUMMIT峰会的主题:“连接未来”,是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方面的年度国际“双创”盛典。本届XSUMMIT峰会议题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热点展开,邀请到多位极具声望与影响力的科技界大牛到场分享,共同展望未来。

20170321044509731

京东方健康服务事业群市场与品牌中心总经理常亚迪以“创健未来”为主题展开精彩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想聊的话题是“创健未来”。首先跟大家讲一下关于BOE,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BOE是京东方,但很多人把它当成京东。其实我们不是京东,我们是北京的东方,叫京东方,京东方是干什么的?大家可以看到京东方几个领域的数据。京东方的核心业务是做显示面板,简单的例子,大家手上的每部手机,十部手机里面三部手机大概都是我们供应的液晶屏,我们的液晶屏从手机到平板电脑,到电脑到电视,覆盖了所有的尺寸。我们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手机、平板电脑里都是全球第一。从2016年底最新的数据出来过后,京东方在显示面板领域已经是全球第一,击败了韩国的三星和LG两家企业。
这个是关于京东方在专利领域的一些申请量。我们在显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在全球排到前50。在全球只有华为和京东方两家企业在专利申请能够进入到全球前50,我们和华为是中国的两个代表。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570件,在路透社的十大创新企业当中我们是全球前十。所以我们在核心领域、半导体显示领域已经是业界的领先企业。
今天有幸过来聊一聊未来,聊一聊科技,实际上京东方在探索的道路当中也感觉到时常有一种反思,反思什么呢?科技发展非常迅猛,但是科技越发达,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有一种更加空虚和无聊的感觉?所以,科技的发展有些时候让我们丧失了人文,让我们忽视了生命的本身。所以,这也是我们京东方的一个战略思考,科技虽然发达,但我们更加要关注内心,要关注生命。
基于这一点,我们除了在大家看到的显示器件领域发展以外,我们开辟了两个新的领域,一个是S智慧系统事业群,还有H,指健康服务,我们关注生命,所以我们把科技和生命本真相结合,带给我们的用户,带给更多的国人,以便更加回归自己,回归本身的一些探索和演进。
我们京东方的健康医疗服务事业群,我们核心的愿景成为健康服务领域的全球典范,不仅是要超过韩国,还要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的含义可能比较宽泛,但是我相信不管大家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有多长,每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内心还是不是会有一种感动,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生命,我们有灵魂,我们不应该被手机所捆绑我们的灵魂,我们要更多的释放自己,释放自己的生命本真。
我们健康医疗服务事业群有六个板块,下面这个平台可以看到是机器人医生平台,全球最好的机器人医生平台,大家可能都知道IBM的沃森,最早IBM有一款计算机叫做深蓝打败了著名的国际著名象棋大师,目前京东方和沃森系统合作打造智能医学医生的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在肿瘤癌症的诊断正确率已经达到96%,我们希望把这个技术更多的应用到中国的临床案例上。
这上面有移动健康,有再生医学,有整合医疗,有医疗服务,还有健康园区和健康保险。移动医学就是让大家尽量的在家远程就能够解决自己的丙酮问题。如果大家生病了,需要看病和治疗,京东方未来会在全国布局很多医院。京东方是第一家和全球前四的美国医疗机构合作并在合肥打造了一家一千张床的顶级医院的机构。所以,如果大家生病了可以去医院,京东方会为大家提供医院的服务。在医院之后我们会给大家提供整合的医疗和康复的养老服务,形成一个居家式以人为中心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这张图是我们在移动健康这个领域的构架和思路。这个构架是什么?我们将以用户为中心,这是京东方的传统强项。我们再整合了一些移动的端口。目前我们在移动端口整合了以色列最先进的一些检测设备,像这种设备是医疗级收集整合人体一些生命数据的端口,比如对血压、心率、二氧化碳增压等很多专业的健康数据收集。这里面还包括脑电波的数据。这些都是人和后台的大数据进行交互的一个入口。在后台我们会有一个移动健康的APP,依托于这个机器人医生平台,它会把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医疗数据变成历史记录,再进一步变成一个人体的大数据,根据这个大数据会给各位类似于健康膳食、风险预测、还有运动指导等多方面的建议,这就是我们构建的一个移动健康的生态体系。
这是我们具体提到的产品MTX,大家都体验过运动手环包括iWatch,MTX的差异在哪里?它是医疗级的产品,是拿到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许可的医疗器械。它作为医疗器械是可以被医院所采用的,所以采集数据的准确率非常高。这款产品采集的数据重点是14项血液指标,是专门未来为糖尿病患者打造的。目前市场上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测血压都是要有创,这款是全球第一个无创的血糖技术。它马上要通过中国的CFDA了,也就是未来大家可以看到这款产品无创测血糖。这达到医疗级水准的无创血糖仪也马上要上市了。这是我们投资的以色列公司的一个今年下半年上线的旗舰产品COG,将为糖尿病带来巨大的福音,告别每天扎手指的疼痛。
下面介绍一下MTX这款产品。我们总结了一下,叫做“1314520”。
“1”是一触即得,手指轻轻一触可以拿到14项体能数据。MTX作为一个医疗级医院采用的产品,它非常小,打开它的盒盖手指伸上来就可以得到数据。
“3”,比较适合三类人群。第一是慢病监护对象,慢病主要是心血管病,有高血压之类病痛的患者,日常需要长期监测自己的数据。还有居家体检人群,在家这些老年人可以很快的拿到自己的体检数据。它还有肌能评测,比如马拉松爱好者,还有比如铁人三项。
“14”,14项关爱,就是我们这个数据收集的哪14个指标呢?其实这个里头有几个指标在临床角度需要抽动脉血来测量,去医院静脉血很好抽,但是动脉血非常难。动脉血主要用来化验大家的血气指标,这种指标非常难检测,但是我们通过这个移动设备能拿到这样的数据。
“5”黑科技,黑在哪儿?第一,它是一个光电传感器,采取无创的方式,夹在手指间就能用高精度的光电传感器感知血液变化,用高速摄像头拍取每只手指纹理的变化情况,用百亿级的色彩进行分析。后台大数据和算法累计了上百万的临床数据,把算法整合出来,用图像加算法得出手指纹理血液变化的5个参数。
“2”,两个保障,也就是说拿到欧洲的BE。我们构建的机器人医生的平台,在硬件上看到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现在搭建的APP后台,每个数据过后它的标准的匹配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正常还是不正常,都会实时的展现出来。
“0”,0担忧,我们的数据不会丢,因为在云端会存储下来。这是由我们产品的APP还有京东方微信官网的特性决定的。
今天的这里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论坛。现在科技发展非常快,但是未来其实与时间无关,未来是一种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向前,不断探索的精神,它与时间没有关系。它在于我们内心,在于内心对于生命本真的苛求,对于我们自己自我的认知。所以,未来与时间无关,是一种精神。
鉴于我们的使命,我觉得在座各位和我们未来一定有机会合作,共同的探求未来。我们一定要预见未来。“健未来”,让未来变得更加健康,就在现在。非常感谢大家!
]]>
张令强:泛素化研究将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靶标 //m.catawbaoil.com/62082.html Wed, 21 Jun 2017 02:30:46 +0000 //m.catawbaoil.com/?p=62082 Read More “张令强:泛素化研究将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靶标” »

]]>
2015051914071031

【生物谷编者按】

蛋白质是包括人类在内各种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生物体而言,蛋白质的生老病死至关重要,然而,科学家关于蛋白质如何"诞生"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关于蛋白质如何"死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直到20世纪70-80年代,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理被揭示,指明了蛋白质降解研究的方向,这一研究在2004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充分体现了泛素化修饰的研究价值。

本次生物谷有幸邀请了国内泛素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张令强教授接受我们的专访,张教授的主要方向为泛素化、类泛素化与肿瘤、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与治疗研究,并将出席6月4日的"2015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论坛"。以下为本次采访的文稿。


生物谷: 张令强教授您好, 作为泛素化领域的专家,您是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泛素化在细胞生命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果泛素化进程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回答:泛素化修饰自20世纪70-80年代发现以来,已经被证实是介导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最主要的途径,它在调控蛋白质稳定性、活性及亚细胞定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低等到高等生物,这一修饰体系均广泛存在、很多酶类保守存在,在进化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现在已经了解到细胞内的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泛素化修饰的精细调控,比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等,在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稳态调节中,泛素化修饰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泛素化降解的三位发现者,就是学术界对这一修饰类型重要性的最好的认可。泛素化修饰降解的异常与包括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骨质疏松症等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生物谷: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泛素化靶点筛选的研究意义以及最新的发展近况?

回答: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重要的药物筛选靶点,包括泛素化、类泛素化修饰相关的酶(E1、E2、E3)以及降解相关的蛋白酶体均可以作为药物靶向的分子或靶标,这方面最早成功的例子是2003年美国FDA批准的硼替佐米(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近年来,一些制药公司还在研发针对E1、E3及蛋白酶体的抑制剂,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靶向蛋白酶体的二代抑制剂前景广阔,一种类泛素化Neddylation修饰的E1的抑制剂MLN4924也已进入二期临床,同时,由于E3(泛素连接酶)决定底物识别的特异性,也很有前景。此外,值得关注的是,E3数量500-1000个左右,DUB(去泛素化酶)数量100个左右,这一数量与磷酸化修饰相关的激酶(580个左右)、磷酸酶(140个左右)是持平甚至还超出磷酸化的,目前还有非常多的E3、DUB的功能不清楚、疾病相关性不明确,因此作为药物筛选的研究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生物谷:您将要在本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论坛》中分享的研究主要是围绕Smurf1酶所展开的,那么您为什么会对泛素化过程中的Smurf1感兴趣?

回答:这是我实验室的一部分研究内容,Smurf1是一种HECT类型的泛素连接酶,最早被发现是因为它可以调控骨形成相关蛋白Smad1、Smad5的泛素化降解,实验证明Smurf1是一种重要的骨形成负调控因子,它的高表达会引起骨量下降,相反,如果抑制它的活性或表达水平,则可以促进骨形成、提升骨量,显然,这对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很有价值的,如何调控Smurf1的活性?就是我们关注的科学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研究,鉴定到了Smurf1酶活性的激活因子与灭活因子,并利用遗传学模型证实这些因子对骨发育调控的重要性,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研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技术新方法。最近我们实验室的一个研究还发现Smurf1不仅调控骨,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在结直肠癌的大样本研究中,我们看到Smurf1具有促癌功能,这对于我们深入、全面的了解它、并且靶向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Smurf1不仅是一个经典的泛素连接酶,而且还是一种全新类型的Neddylation连接酶,它与类泛素蛋白Nedd8可以形成硫酯键中间体,而以往所发现的Neddylation连接酶都不是硫酯键中间体类型、仅仅是支架蛋白型,这对于Neddylation连接酶的分类具有全新的意义。我们目前还在这一方向上继续探索。

生物谷:目前在肿瘤药物研发领域中是否有基于泛素化过程或是Smurf1的肿瘤药物在研?

回答: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基于泛素化过程的工作还是不少的,前面也介绍到,从E1、E3到蛋白酶体、DUB,都有潜在的药物靶标,多家制药公司都在开展这样的研发项目,应该说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内制药行业的同道们关注泛素化系统、关注相关药物的研发,我们愿意与大家多沟通、多交流,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关于Smurf1,据我目前了解,还没有肿瘤相关药物的研发项目。

生物谷:您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回答:从基础研究角度看,目前大量的E3、DUB还不清楚底物是什么、生理功能是什么,当然也不是很清楚它们与哪些疾病有关系,由于整个泛素化、类泛素化系统的相关基因所占全基因组的比例接近5%,我呼吁更多的同行同道加入这个领域,也呼吁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部门也继续资助这些方向的研究,只有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的成果,才有可能为药物研发、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源头靶标,当然,也呼吁这一领域的同道每年都能够利用不同的渠道如学术会议等,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谋大业,为推进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药物研发水平、医疗救治水平做出贡献。(生物谷Bioon.com)


张令强  教授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先后获得国家杰青、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等,是总后科技银星、全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北京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方向为泛素化、类泛素化与肿瘤、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与治疗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杰青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973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近年来作为通讯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MBO Journal、Cell Research等刊物发表系列论文。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署名一)、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2014年、署名一)、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署名七)等。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项(其中5项署名第一)。

]]>
Mol Psychiatr:细胞自噬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m.catawbaoil.com/62007.html Mon, 19 Jun 2017 03:42:10 +0000 //m.catawbaoil.com/?p=62007 Read More “Mol Psychiatr:细胞自噬在精神分裂症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

]]>
2013年12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分子机制都是鲜为人知的。在过去几十年中,其确切原因仍不清楚。标准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发挥功效持续时间不到半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无效。

现在,教授Illana Gozes发现,一个重要的细胞维护过程--自噬作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是减少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带来了精神分裂症新的理解,并可能启用新的诊断测试和药物治疗这种疾病。Gozes教授说: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途径,在精神分裂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识别和瞄准已知参与途径的蛋白质,我们也许能够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

timg (2)

细胞自噬是像细胞的“家政服务”,清理不必要的和不正常的细胞成分。但是,当自噬被阻塞,可导致细胞死亡。几项研究已经试探性地将阻断自噬作用与阿尔茨海默氏症脑细胞的死亡相关联。脑细胞死亡也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因此Gozes教授和她的同事着手,看看是否自噬的阻断过程参与疾病进程。他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区域中Beclin 1蛋白水平降低的RNA证据。

Beclin1对启动细胞自噬是关键,其缺乏表明,该自噬确实被阻断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开发药物来刺激Beclin1水平,并重新启动细胞自噬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人员说。缺乏beclin 1可导致自噬减少和细胞死亡。新的研究表明,Beclin1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正常化可能有助防止脑细胞死亡。

接下来,研究人员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蛋白水平,他们没有发现beclin 1水平的任何差异,这表明仅在海马区域中缺乏。但研究人员还发现另一种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即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由Gozes教授发现并证明对脑的形成和功能所必需的蛋白。以往的研究表明,ADNP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也失调。

研究人员认为,当beclin 1水平下降和自噬阻断时,人体可能通过提高ADNP水平来保护大脑。那么,ADNP有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使精神分裂症通过一个简单的验血就可得到诊断。

为了进一步探讨ADNP参与自噬的作用,研究人员老鼠大脑进行生化试验。试验表明,ADNP与LC3相互作用,LC3时另一种调节自噬的关键蛋白。鉴于自噬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相关性的新发现,他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构成ADNP保护大脑机制的一部分。

Gozes教授在1999年发现ADNP并获得蛋白质片段NAP。NAP能模仿蛋白质的神经细胞保护性能。在后续研究中,Gozes教授帮助开发候选药物davunetide(NAP)。在II期临床试验中,davunetide(NAP)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日常生活的能力。

由Gozes教授和Sandra Cardoso博士等最近的一项合作研究成果表明,NAP能提高体外培养的脑细胞样细胞的自噬。目前的研究还表明,NAP利于ADNP和LC3的相互作用,可能解释NAP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结果。

]]>
Cell:范可尼贫血基因也在自噬和免疫中发挥功能 //m.catawbaoil.com/62004.html Mon, 19 Jun 2017 03:35:26 +0000 //m.catawbaoil.com/?p=62004 Read More “Cell:范可尼贫血基因也在自噬和免疫中发挥功能” »

]]>
pharmon201605040001072704

2016年5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MC)、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和三家欧洲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 FA)途径中的基因的重要新功能,这一发现可能对开发用于治疗这种疾病和一些癌症的新疗法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4月28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Fanconi Anemia Proteins Function in Mitophagy and Immunity”。

范可尼贫血(FA)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疾病,是由19种FA基因中的任何一种发生突变导致的,它的发病率是1/130000。FA基因突变能够导致出生缺陷、认知损伤、骨髓功能衰竭相关的血液疾病和包括儿童白血病在内的癌症、过早老化和其他异常。

论文第一作者、UTMC自噬研究中心内科讲师Rhea Sumpter博士说,FA途径中的基因突变也能够在未患上这种疾病的癌症患者中发现到。这些突变包括FANCS(也被称作BRCA1)基因突变和FANCD1(也被称作BRCA2)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不论一个人是否患上FA,都极大地增加这些人患上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FA基因是选择性自噬所必需的。特别地,人FANCC基因在两种类型的选择性自噬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移除细胞内的病毒(即病毒自噬, virophagy)和移除受损的被称作线粒体的细胞组分(mitophagy, 线粒体自噬)。这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证实很多FA途径蛋白是线粒体自噬所必需的。

研究人员也发现人FANCC基因的啮齿类动物版本是抗病毒宿主防御和线粒体稳定性所必需的,而且也是通过移除受损线粒体来抑制先天免疫系统中被称作炎性体(inflammasome)的受体的过度激活所必需的。

论文通信作者、UTMC自噬研究中心主任Beth Levine博士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细胞不能够合适地清除受损线粒体会导致炎性体的异常激活---这一过程是很多不同疾病的重要促进者。” Levine博士补充道,“关于FA基因在清除线粒体和降低炎性体激活中发挥功能的发现提供一种潜在新的靶向炎性体的疗法来治疗与FA基因突变相关的疾病。”

之前已知FA途径中的基因在DNA修复中发挥作用。这种与自噬的新关联有助更好地理解这些基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的功能。

Sumpter博士说,“我们的发现提示着FA基因突变的一种可能导致范可尼贫血病人临床症状和FA基因发生突变的病人患上癌症的新机制。我们证实FA基因在选择性自噬中的这种新功能并不依赖于它们在DNA修复中的作用。”

此外,Levine博士说, FA基因在自噬途径中发挥的功能可能部分上解释着为何范可尼贫血病人特别容易遭受感染和患上癌症。

尽管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来理解这些发现如何可能被用来治疗疾病,但是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途径来开发出潜在的疗法来治疗范可尼贫血和癌症。

Sumpter博士说,“我认为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人们最有可能开发出靶向炎性体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产生的新试剂。在临床上,利用已被美国FDA批准的药物靶向IL-1β信号途径非常成功地治疗几种涉及炎性体过度激活的自身炎性疾病。我们的结果提示着FA患者也可能受益于这些疗法。”

]]>
价值导向型医院: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变革议程 //m.catawbaoil.com/61948.html Fri, 16 Jun 2017 07:23:21 +0000 //m.catawbaoil.com/?p=61948 Read More “价值导向型医院: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变革议程” »

]]>
医疗服务提供商面临挑战

全球医疗服务提供商均面临着超乎寻常的各种压力。医疗成本继续上涨,对医院预算造成持续的压力。医院科室预算和临床流程的严格管理进一步增加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员工士气低落、闲散松懈。世界各地的支付机构均在呼吁提高医疗效果的透明度,并开始尝试价值导向型支付和医保体系。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选择。

为了应对挑战,一些领先的医疗机构正在采取一种全新的医院管理运营模式,即价值导向型医院管理模式(thevalue-based hospital)。这些医院通过监控患者群体的医疗效果,深入理解在临床路径中实现这些效果所需的资源和成本,并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案实现持续改进。他们通过提供更好的医效和更高的医疗价值(效果成本比率),推动医院的组织转型,并从同行中脱颖而出。采用此方法的领先机构包括美国的凯撒(KaiserPermanente)和克里夫兰诊所(ClevelandClinic)、德国的Martini-Klinik和Schön Klinik以及芬兰最大的医疗服务提供商Terveystalo。克里夫兰诊所的首席执行官TobyCosgrove博士将价值导向型医疗称作“能够改变医疗面貌的突破”。

医院运营的更好方式

每个医院都希望以更高性价比的方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在传统的医院组织形式下,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首先,在传统的按医学专科划分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下,各科室间之间高度独立,很难从整体上对临床路径进行优化。其次,科室的绩效指标高度强调效率或过程,而非针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成果。治疗某一具体病症产生的疗效和成本由多个科室分摊,没有人能够“负责”或“管理”整个临床路径中的成本与质量的权衡。最后,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生之间在绩效激励上存在脱节。管理者专注于工作效率提升,但难以有效地对临床医生施加影响,而热忱敬业的医生则常常感到自己的绩效目标与患者治疗缺乏没有太大关系,但又缺乏必要的数据和工具来推动疗效的改善。

而价值导向型运营模式则完全不同,它的出发点是收集和分享为患者提供的实际疗效数据。首先,高质量的医疗效果是患者希望从医院获得、也是支付方愿意买单的主要原因。第二,疗效数据的透明化可以帮助医院真正理解其绩效表现,从而推动持续改进。第三,专注于医疗价值的提升将迫使管理者和医生思考医疗投入是否真的为改善患者疗效做出了贡献。在价值导向型模式下,医院对某类患者在整个临床路径的活动和成本进行跟踪,从而能更好地确定哪些成本能够(或不能)推动高质量的医疗效果。

临床医生是任何医院机构的关键影响者。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同时了解具体医疗操作。的确,没有临床医生对变革工作的承诺和投入,一切变革都将难以开展或获得可持续的成效。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临床领域的各个层级及其整个临床路径的相关科室都共同参与,医院才能打破科室之间的组织壁垒,推动真正有效的合作,促成对持续改善有益的知识和想法的分享。

对临床医生来说,强调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整个临床路径上的相关科室和各层级医生的共同参与。同时,疗效和成本数据透明化也为临床医生推动医疗创新提供了的数据和新工具。因此,在价值导向型模式下,临床医生发现与其他科室以及医院管理层开展真诚合作、共同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

一旦医院建立了适当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指标体系,同时拥有了一批在经过重新设计的运营流程上高效工作且积极参与变革的临床医生团队,那这家医院就拥有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上识别自身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资本。通过“在疗效上竞争”,医院可以吸引更多患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并建立起对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环境的可持续的应对能力。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医院选择专注在某一需要高度专业化能力的疾病领域(如前列腺癌),并致力于成为在此领域的国际领导者。采用这一战略的医院,往往充分利用其在临床实践和研发领域的深厚经验,通过系统化的方式,卓有成效地持续改进那些患者最关注的疗效指标,并以此来吸引那些希望获得高质量疗效的患者。

在另一些情况下,如在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领域,一些医院则努力成为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提供商,以肩负起为某一特定患者人群提供完整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使命,提供包括初级医疗、二级医疗以及一些三级医疗在内的完整服务内容。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提供商通过管理患者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帮助其获得最大化的医疗价值,同时往往也运营着自有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价值链。但它们也可以作为中间商,帮助患者找到最佳的独立服务提供商,并将其服务与自身的系统进行整合以提供独特的医疗服务能力。

价值导向转型议程

虽然越来越多的医院看到了价值导向型模式带来的希望,但许多医院面对转型的挑战而犹豫不决。为此,BCG依托近期与美国和欧洲领先医院积累的丰富经验,总结了推动价值导向转型的六个步骤,帮助医院启动转型之旅。

1、评估组织准备成熟度

第一步是通过对照我们在与其他领先的价值导向型机构合作中开发出的一套全面标准,评估一家医院在多大程度上对开展价值导向型医疗服务转型做好了准备。这第一步将不仅能让管理团队了解组织目前的能力范围,而且有助于在组织中获得认同支持,为战略方向选择收集有价值的输入,并且辨识适合开展初期试点的领域。

BCG在与萨尔格林斯卡医院高管团队合作时,使用了一套评估工具,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症状的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评分,使用1至5量表,横跨三个关键维度:疗效和成本衡量标准、医疗质量提升过程、基础设施和组织。萨尔格林斯卡成立了十个疾病专题团队,分析该院在关键疾病或症状领域的表现。评估成果为医院管理层的初步战略方向讨论提供了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医院管理层对医院的优势领域达成了共识,并对亟待改进患者价值的领域形成了初步设想。基于评估结果,医院决定开始四项试点举措,每项举措各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治疗,包括:躁狂抑郁症、前列腺癌、髋关节置换术、儿科心脏手术。在选择试点对象时,使用了以下一系列标准:该患者人群的规模和财务重要性;是否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可以获得“快赢”;是否对医院的竞争差异化具有战略意义;以及能否获取优质数据。每一个领域必须能够找出一位充满活力的临床领导者,有兴趣尝试新模式,并且有能力和意愿来激励自己的同事参与其中。这些领导者作为整合者将性质各异、服务于不同患者群的临床团队组织到一起。试点项目完成之后,他们通常将承担正式职责,负责管理并推动相应对其患者人群的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2、定义最重要的疗效指标

针对试点的重点领域,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定义对患者最关注的疗效指标。团队成员必须具有广泛代表性,涵盖各主要环节中的医疗和其他专家,以及患者代表。同时,重点确保疗效指标能够真正在医疗管理中落实运用。

3、分配患者人均成本

组织专家开展讨论,探讨在临床路径的每一个步骤上如何促进疗效、减少成本。准确描绘临床路径需要一套定义明确、前后一致且又灵活变通的方法论,同时必须获得临床路径上所有参与方的支持。最后基于临床路径,为关键行动分配相应的成本。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保持务实态度十分必要。在初期可以采取较粗线条的分配方式。我们的经验表明,即便是初步的成本重新分配,也足以让医院的各个团队识别各自需要提升的关键领域。

4、实施快赢举措

在发现提升临床价值的机会后,多学科团队要争取立即将想法转化为实施方案,并选择患者人群进行试点,以测试举措对于疗效和成本的影响。与发现和收集新数据同等重要的是,试点团队在讨论这些数据、探讨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时,所发生的学习过程。这再一次凸显了团队构成的重要性。

5、提升服务职能成效

通过患者群试点,往往能为医院服务职能(例如急症病房的例行程序、放射科的时间安排、门诊可安排的专家类型)提供一系列建议,从而更好地支持针对具体疾病的临床路径。随着建议的积累,专科科室需要考虑如何改变自身流程、角色、职责以及绩效指标,以求更好地满足高价值患者医疗的需求。

6、价值导向型模式的体制化

试点过程的最后一步,是让团队制定建议,以便使得疗效和患者人均成本的持续跟踪成为组织日常管理的一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点,往往需要对治理方式进行一些澄清,包括团队中的新角色;也需要对IT系统进行一些修改,尽可能提升数据收集和分析自动化程度;还可能需要医院改变财务控制的例行做法。这些行动为建立一个能够自我巩固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奠定了基础,让医院能够发挥优势、制定竞争差异战略、提升业务量、增强经济稳定性。

随着医疗机构努力将价值导向型方法制度化,最终必将面临一些全局性问题——尤其是IT的作用及其对医院组织结构的意义。经验告诉我们,积极投入转型的临床团队,可以找到不需新增大量IT投资就能有效地跟踪疗效和成本的方法。一旦医院开始采用一组集中的疗效指标来了解了每个患者群的成本情况,就能辨别未来IT投资的优先重点,从而进一步支持价值提升——例如,自动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新的疗效指标纳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改进财务会计系统等等。

组织架构设计也是如此。价值导向型模式的一些先驱者已经采取了更大行动:将整个组织按各种疾病进行划分。例如,2008年,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组,摒弃了原来按传统医学学科分类的组织结构,推行了一种以多学科中心(multidisciplinary institutes)为基础、按疾病领域进行组织的新组织结构——例如消化疾病和呼吸疾病(包括肺、呼吸和过敏)。每个研究所将一种疾病或身体系统的内、外科室结合起来。所有中心都被要求公布疗效,并进行成本测量。通过在旗下75个医疗服务站点使用相同的规程和电子病历,克利夫兰诊所实现了医疗服务的一体化。通过这一变革,克利夫兰诊所的医疗模式变得更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了各种临床路径的成本全局观,促成了疗效和效率提升所需的配合与统一。作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克利夫兰诊所还成立了内部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研究所”,对每个疾病团队定义的疗效加以跟踪。

但是,组织也可以采取一些步骤,而不进行彻底的重组。例如,可以建立一种矩阵结构,正式任命传统功能性组织中的临床专家作为整合者,负责横向监督一类患者人群的整体体验。这样的患者群“负责人”同时向业务线管理层以及一位跨科室负责价值导向型医疗工作的高管汇报。当然,必须赋予这些新的领导者充分的权力,以便其推进变革。

据我们的经验,试点疾病群最初经历六个步骤,需要在大约6-9个月内集中开展工作。在此期间,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和细化方法,并进行测试,通常需要两轮患者群试点。当然,一家大型医院网络通常要应对200多种疾病,要实现逐一完全覆盖并对IT和医院组织进行重大改革,需要更长时间——大约两到三年持续的努力。为了支持机构进行这一重大转型,BCG成立了BCG医疗价值中心,旨在帮助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高管,建立推动转型所需的经验和能力。除了对医院管理层和变革团队提供实践辅导,并为工作组成员进行培训。此外,该中心还将协调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本着持续改进的精神互相学习。

]]>
Science:人类机体不断发展的自然选择往往能够有效抵御诱发损伤的遗传突变 //m.catawbaoil.com/61514.html Sat, 27 May 2017 02:37:59 +0000 //m.catawbaoil.com/?p=61514 Read More “Science:人类机体不断发展的自然选择往往能够有效抵御诱发损伤的遗传突变” »

]]>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突变为我们带来新型物种的同时,大部分的遗传改变也都会被损伤,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其机体就会携带大约70个新型突变,而这些突变是新生儿父母机体中所没有的。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人类自然选择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片1

图片摘自:CC0 Public Domain

作为地球上的物种,人类机体往往能够阻止机体损伤突变的积累,因为基因组中每一个额外的突变都会诱发更大的后果,进而就会降低个体向后代传递遗传物质的能力。损伤的突变很有可能机体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欧洲、亚洲以及非洲人群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机体携带大量高度损伤突变的个体往往会出现明显缺失的状态,于是研究者推测,如果一个新型突变发生在了已经包含许多损伤突变的基因组上时,相比包含较少损伤突变的基因组而言,前者就会产生较强的效应。基因组中携带损伤突变越多的个体往往为繁衍下一代做的贡献的可能性就越低。

研究者Sunyaev表示,人类机体中抵御高度损伤遗传突变的自然选择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而且人类基因组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也能够对此进行帮助。这种观察结果非常普遍,而且并不仅限于人类机体中,同时研究者还在果蝇机体中观察到了相同的效应,相关研究或能帮助解释进化生物学中长期以来的谜题—有性生殖的进化维护,因为性(交配)能够将两个基因组混合在一起,从而就会产生一些携带较少突变的基因组,以及每个世代都携带较多突变的其它基因组。

如果基因组中损伤突变的行为存在协同作用方式,携带高水平损伤突变的基因组或许并不太可能留给后代,因此进化论理论认为,两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要更为成功,因为其能够从机体中清除掉过多的损伤性突变。研究者Mashaal Sohail博士表示,诸如在人类和果蝇中出现的两性生殖过程往往会使得较低比率的个体携带大量高度损伤的突变,我们这项研究就支持了这一理论,即两性生殖往往会有一种进化上的优势,也就是说,这种生殖方式往往会在诸如人类等物种中出现,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自然选择,因为突变率太高往往难以维持。

由生物谷主办20 “2017新生儿遗传病转化医学研讨会”将于7月21-22日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将围绕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病机理、单基因遗传病阻断技术、PGD/PGS实验室建立、操作流程规范性等议题,旨在促进产前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医院和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同为出生健康做出努力。

本次研讨会目前已确认嘉宾: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院长/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卢光琇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黄荷凤 院长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郑晓瑛院长;WHO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黄尚志主任;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 刘见桥主任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王静石主任;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二系金帆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健元副研究员等嘉宾大咖将于7月21-22日—2017新生儿遗传转化医学研讨会与各位行业同仁相聚上海好望角大饭店。

大会详情: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1799764057.html

原始出处:Mashaal Sohail, Olga A. Vakhrusheva, Jae Hoon Sul, et al. Negative selection in humans and fruit flies involves synergistic epistasis. Science  05 May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h5238

]]>
速递 | 法国HAS建议孕早期联合筛查具有高风险妇女使用NIPT进行21三体检测 //m.catawbaoil.com/61510.html Wed, 24 May 2017 03:00:04 +0000 //m.catawbaoil.com/?p=61510 Read More “速递 | 法国HAS建议孕早期联合筛查具有高风险妇女使用NIPT进行21三体检测” »

]]>
转载自:艾兰博曼医学网 

图片1

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HAS)是一个独立的公共机构,为法国政府提供有关医疗监管相关的建议。他们的职权范围包括了对药物、医疗器械、审批流程以及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相关认证。近日,HAS 发布了一项公共卫生建议,他们推荐对孕早期联合筛查21三体风险增加的孕妇进行NIPT检测。

HAS表示对于孕早期联合筛查高风险的妇女或者一些血清学筛查21三体风险值为1/1000-1/51的孕妇应当进行NIPT检测。对于风险值大于1/50的孕妇,尽管孕妇可能会去选择进行无创产前检测,他们仍建议进行侵入性筛查方式。

虽然需要额外的资金来覆盖无创床产前检测所产生的费用,将无创基因检测整合到现有的三体筛查计划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羊膜腔穿刺的数量。HAS进一步强调,NIPT不能够取代侵入性产前诊断。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对于NIPT筛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相关实验室需要有响应检测认证,包括最低性能要求、时间要求以及报告的发放等方面。

最后,HAS呼吁需要对NIPT这种检测手段进一步的进行评估,包括对于非整倍体的筛查以及微缺失和微重复内容考量,三年后将对这一筛查策略进行重新的评判。

2015年7月15日,瑞士成为全球第一个将NIPT纳入医保的国家。2016年7月底,美国医学遗传和基因组学会(ACMG)发表最新声明无创产前基因筛查(NIPS)能够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替代传统的三体综合征筛查技术。2016年11月,英国政府也在全面推广NIPT, 批准将21、18和13三体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纳入到常规的产前筛查计划中,还计划在2018年或2019年纳入到英国国家卫生服务(NHS)体系中。2016年8月,德国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益相关代表委员会——联邦联合委员会(G-BA)对高风险孕妇13、18及21三体无创产前筛查进行了评估,并计划在2019年8月做决定。

中国在历经探索之后,NIPT检测也驶入新蓝海。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重磅出炉,持续了一年半之久的NIPT试点政策正式结束。检测单位从108家试点机构开放为所有产前诊断中心,并将产前筛查中心开放为采血机构,同时明确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可以针对产前诊断中心提供NIPT服务。而且,在2016年初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率先发声建议将NIPT纳入医保;同期重庆也建议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据报道,重庆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在全省范围内纳入医疗保险进行筛查。

但是,他们同样也对NIPT保持了考量的态度,需要在合适的人群进行,均提出了不适应的人群以及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不可替代性。

就NIPT技术本身来讲,它对于某些目标疾病确实显现出了高检出率和高准确率,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各国的推行力度、民众信仰、经济水平、法律法规等因素,NIPT的应用情况并不一致。此外,健康有序的检测体系、NIPT的知识教育、完善的遗传咨询体系以及完备的医疗保险制度等是NIPT走向正轨的必要条件。随着各方面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将有更多的民众从中受益。
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新生儿遗传病转化医学研讨会,将于2017年7月21-22日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将围绕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病机理、单基因遗传病阻断技术、PGD/PGS实验室建立、操作流程规范性等议题,旨在促进产前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医院和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同为出生健康做出努力

注册参会链接: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1799764057.html

]]>
【行业】规模数据在五千到一万亿级别的美业,未来路在何方? //m.catawbaoil.com/56327.html Mon, 29 Aug 2016 06:32:32 +0000 //m.catawbaoil.com/?p=56327 Read More “【行业】规模数据在五千到一万亿级别的美业,未来路在何方?” »

]]>
中国美业市场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万亿,其中美容美发美甲+整形占80%以上。而整个线下美业严重分散,没有哪个连锁品牌的占比可以超过5%,使得整个美业服务品质参差不齐,项目收费乱象横生,服务人员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过度营销等都在不停的损伤顾客利益,使大部分美容院面临发展瓶颈。

8月25日,2016中国健康美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300家传统连锁美容院、数十位投资机构、近20位美业专家及互联网大珈围绕“互联网助力美业新发展”的主题,就中国健康美业未来何方、连锁美业企业如何与资本对接、医生&生活美容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融合共同发展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2016中国健康美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杜晓岩

中国美容协会互联网医美分会会长 杜晓岩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是8000亿的市场。医疗美容行业痛点很多,目前已经有50%左右的机构是微利或者不赚钱的状态,受到营销成本过高、人力成本过高、假医疗机构、无证工作师等的冲击。生活美容的痛点是,随着信息化的来临,消费者透明度和知情权越来越高,造成整个价格的透明。未来的医美行业和生美行业,会通过一种互联网的平台,真正达到把行业做大,同时在不违规、不违法的情况下,让患者真正达到一种安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更好的性价比。

未来的商业模式,融合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生活美容作为医疗诊所基础服务的部门。通过生活美容养客、服务,对每个人的身体实行360度的管理,这是未来整个生美和医美融合一起,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业邦创始人 姜智皓

未来,美容院发展趋势以小的工作室和社区为主,成本低,店面一定不会消失,只是店面需要转型。互联网本质就是效率,不仅是补贴和免费,补贴免费没有盈利模式,包括免费美容,都是一时性和概念性。互联网本质就是提高效率,单单解决美容院本身的效率问题还是不够的,美容院为什么很难做,很大因素是美容院成本结构上的很大问题。

 

美团大众点评丽人事业部总经理 管宏

当下美业是一个最好的时机,但有非常大的挑战和困难。美业的规模数据都是五千到一万亿级别,一百家门店到一万亿。反过来看,这是非常分散的市场,美业可能出现百亿的行业,但以美业目前的分散度和营业规模来讲,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域上的差距,线上线下实际服务的割裂,每一个具体的竞争单元,每个商圈情况不同,竞争态势是什么样的,这都是互联网平台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仍要依托流量变现1.0的庞大的数据结果,甚至在这方面帮助商户做好更加深度精细化的管理。

2016中国健康美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现场

直接资本创始人 杨辉生

从资本角度衡量一个企业,有五个唯独:一是营销体系,二是标准化程度,三是品牌张力,四是净利率水平,五是团队。美容行业能不能做到在各地的服务都是标准的;一想到美容,是不是能想到这个品牌,是不是具备一个品牌的张力;有没有发展前景,有没有可扩张性;未来有200万生活美容院消失,是属于这200万里的,还是能发展的,就看团队有没有战略观、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执行力。

目前互联网已经大量进入美容行业,包括医美和生美。美容这个行业的好处是,从场景价值看,美容是刚需,当一个人到美容院要呆一到两个小时,或者排队,或者做美容,无论是医美还是生美,在这个情况下,它有巨大的场景价值。

 

新氧创始人CEO 金星

后百度时代,医美发展策略有两点:第一,擅长利用新的工具和平台,互联网行业变化非常快,每一个平台,各领风骚三五年,平台不停变迁。互联网平台永远是在变的,只有利用好这些平台和工具,才能实现自己很好的发展;第二,找好自己的定位,你到底是什么类型的机构,未来想往哪个方向发展,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不要看别人的模式做得很好就去学。

五年之后美业市场的判断:首先是民营大店,五年之后会缩小,消费者越来越聪明的情况下,最后会碰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他们会缩小20%,公立医院会是20%,医生连锁会是30%;另外一块是微整连锁,微整形和皮肤连锁会大量出现,也会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杨志刚

大医美的未来很难预测,用一个实际案例标表述,首先是创建理论,第二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新技术,第三是开发新产品,第四是提供新服务。美容行业未来是这样一个曲线,现在处于机遇期,未来还有挑战期、幸存期,30年后才是真正的平台,快速发展过程中又会甩掉大部分人。如何在不同的初创、规模化、集聚、平衡、连横阶段活下来,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提出,第一科技化、第二规范化,第三规模化,第四国际化,借助互联网平台,把美容店、美甲店,综合起来开到世界上去。

2016中国健康美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互联网如何助力传统健康美业升级

圆桌对话 - 互联网如何助力传统健康美业升级

河狸家VP 宋超:河狸家主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让消费者和手艺人无缝对接。虽然叫O2O,但本质上还是服务业,服务业讲究服务和口碑,真正能让消费者留在这个平台,我提供你的服务超出期待,有高性价比,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美业邦总裁 崔晓琦:大数据分两步:第一是收集大数据,第二分析大数据。客户到美业邦后,美容院可以把数据收集起来在美业邦SaaS里,运营商家数据的整合,可以分析出客户的消费特点、消费单价、消费频次最高的服务是什么。

 

支付宝口碑-丽人行业全国负责人 淘帝:美容院最大的痛点是拓客。阿里口碑数据可以和美业邦实现互通,大家用支付宝,通过美业邦定制支付即会员,向他开放支付能力,就可以把数据做一个分析,了解店里客人居住地、购买行为等详细数据。数据互通后,口碑会和美业邦一起做决策和拓客的事。

 

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杨志刚:大数据、数据平台很重要,有好的服务平台,一个盈利点,再去处理这个数据很有意义。

 

以上是2016中国健康美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来自美业人内参,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56327.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
【对话】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看中的“价值”还有哪些 //m.catawbaoil.com/55097.html Fri, 19 Aug 2016 03:36:02 +0000 //m.catawbaoil.com/?p=55097 Read More “【对话】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看中的“价值”还有哪些” »

]]>
以“变革驱动中国”为主题,8月15日~16日,2016中国投资年会在深圳举行。会上,仙瞳资本创始合伙人刘牧龙担当主持,中兴和创刘明宇、红杉资本陈鹏辉、华盖资本徐小林、云锋基金骆怡天、华医资本刘云、创丰资本张可,围绕移动医疗的投资到底是遍地黄金还是布满地雷、移动医疗的未来格局、医疗领域的资金流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6中国投资年会-医疗及健康服务专场

以下为对话内容:(活动家略有删减)

中兴和创合伙人 刘明宇

我们对政策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现在医疗器械里、大的生物医药行业里,医改稍微大一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靠模式的创新可能一开始会有暂时领先,但长期看还是靠综合实力。所以我们给创业者的建议、我们自己的选择也好,我们首先看门槛,不管是技术门槛还是注册门槛;第二我们靠的是执行力,选的时候也要看执行力,能落地、接地气;第三要有很强的市场营运能力,市场运作包括对政策、趋势、技术的解读,还有综合能力。

 

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 陈鹏辉

精准医疗,过去一两年成为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因为它比较火,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精准医疗的公司,不管是做基因测序还是细胞治疗的,非常火热。魏泽西事件细胞治疗行业受到很大打击,但从长远和宏观角度看我们是两个观点,第一相信精准医疗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代表着医疗和医学风向发展和变革的趋势;第二作为一个投资机构,一定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市场上这些精准医疗的公司,我把它分成三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二类是营销能力驱动的,三类完全是概念驱动的。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创业者,在看清楚精准医疗长期趋势的同时,对精准医疗的短期或者目前的行业的象,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华盖资本创始人 许小林

我生物医药、器械投的比较多,移动医疗投得最少。之所以投得最少,因为这几年这个行当很多公司看下来,确实估值在增长,但商业模式没有形成。我们投了一个医疗电商,还投了一个O2O做线上线下按摩的,它的盈利模式都没有最终跑出来。但现在市场给它的热点有点过了,现在很多公司的估值在20亿美金左右,按它的医疗属性来看根本不值这个钱。所以提醒大家还是要冷静一点。

2016中国投资年会-医疗及健康服务专场内容

云锋基金合伙人 骆怡天

移动医疗跨两大领域,既跨TMT也跨医疗,移动医疗在过去几年非常火非常热,不管是从切入点看还是从商业模式看,每个领域都有十几家到几十家企业甚至更多。这两年每个领域就剩那么一两家,行业已经从一个过热状态进入到行业周期比较往下走的位置。

 

商业模式上如果要说看好哪个、不看好哪个,现在为时过早。今天可能做得不错,一年两年后业态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都会催生不同结果。可能我们现在针对医生服务的会多一些,怎么能够更好地服务和运用好医生的资源,是大家很看重的一个问题。纯2C的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因为移动医疗的一个问题或者说它的用户流量没有传统消费那么高。

 

华医资本创始合伙人 刘云

我理解刘总的意思是,目前国内医疗创新不够,但价格又很贵。其实对于海外的很多标的来说,至少我们目前手上的很多项目,包括很多欧美项目,稀释后的利润一般只是10倍左右,折算成PE差不多12倍左右。海外在技术上可能比我们国家领先30年,然后我们的价格比别人贵3倍,这样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里,我们其实看到了大量海外并购机会。所以,境内境外的格局一定会因为平衡会被打破,更多企业、更多投资机构可能会关注海外的优质标的。

 

到现在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移动医疗守望者,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移动医疗这个行业去掉了很多投机的性质和成分,现在移动医疗项目能够获得投资,投资者也更加理性,整个付费方的市场在逐渐形成。因为2C的付费方在形成,至少它的趋势还是值得我们去守候。所以,移动医疗应该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创丰资本合伙人 张可

医疗行业有三大特点:高技术、高监管、信息高度不对称。很多人把很多钱投到移动医疗,但今天发现应该感觉是被政府忽悠的,实际上政策面没想象的放得那么厉害。移动医疗创新一旦你解决不了分级诊疗的难题,就很难做。而且三家大公司基本上就是做医保付费的三家,市值接近一千亿,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可以把机会关注到产品层面。产品层面短期内影响最大的,一个是两标制,一个是规范化管理。

 

以上是2016中国投资年会医疗及健康服务专场上嘉宾的部分对话内容。更多会议内容请点击:
【热议】中国投资年会主会场上,投资大咖分享了什么
【对话】六位投资大咖对话“新文化形态下的投资机会”
【热议】消费升级后的突破点在哪,这五位投资人这样看

 

文章内容来自投资中国网,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55097.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