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玲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Fri, 06 Nov 2015 02:00:25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m.catawbao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logo-2-32x32.jpg 施俊玲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32 32 【行业】文化企业融资难,产业投资该如何利用好每年3亿扶持基金 //m.catawbaoil.com/6378.html Fri, 06 Nov 2015 02:00:25 +0000 //m.catawbaoil.com/?p=6378 Read More “【行业】文化企业融资难,产业投资该如何利用好每年3亿扶持基金” »

]]>
10月30~31日,2015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上海举行,逾700位来自文化部、文化企业、银行、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机构、券商投行等单位的代表与会,大会围绕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展开。

2015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_现场
2015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

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小,但也蕴含大机会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 施俊玲

每年有3亿的文化扶持资金,2015年扶持的民营企业有180个,占总扶持企业数量的80%,占总扶植资金的75%,并且逐年提升。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文化部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1、 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金融、文化企业孵化器、文化众创空间等新领域。
2、 进一步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3、 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4、 创新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机制;
5、 营造有利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沈卫星

当前,文化产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辐射和带动作用正在显现,特别是文化产业日益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文化金融合作正在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互联网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基本产业链结构出现新变化,投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审视文化产业业态,透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广告研究院创意分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金巍

文化产业领域关于创业和创新的话题最多,人群也最活跃。总体看,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在所有国民经济产业机构里面发展速度最快,但文化产业体量还不够大。体量小给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机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

2015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_内容

文化企业融资难,并购整合、创业者自我增值、创新产品是方向

深圳创意投资集团董事长 钟伟鹏:2013年到2015年,投资界原有的投资方向已经是“红海一片”,因此非常关注文化企业,关心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机遇。文创企业获得投资较少的原因有:商业模式不成熟;溢价要求非常高;团队能力相对较弱;投资机构并不了解文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文化企业融资难是正常的事情,文化企业要发展的好,还需要时间。

东方花旗证券TMT行业团队副总裁 李文:文化企业在未来会出现两大并购整合的趋势:走向像华谊兄弟这样大型综合传媒集团;围绕自己的上下游做小范围的小而美的整合的企业。

阳光保险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 黄兴:做企业主要控股人或创始人,要想好企业发展战略,或者和资本市场对接的过程中究竟该怎么走。如果不能实时调整思路,有可能在上市或者跟资本市场对接时发生冲突。所以当文化企业和资本对接时,创业者需要不断地对资本市场的规则、法律等做足够的学习。

中信建投投行部总经理 徐炯伟:市场中存在许多内容做得不错的文化企业,但他们在经营公司的时候,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了产品上,当公司走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不改变思路容易出问题。资者需要的是能持续推出爆款的公司,而不是偶然出现的一个爆款产品。

 

以上是嘉宾在2015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上,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精彩言论,活动家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
【动态】施俊玲:文化金融合作 要做好金融产品、金融管理体制创新 //m.catawbaoil.com/5374.html Thu, 29 Oct 2015 09:31:35 +0000 //m.catawbaoil.com/?p=5374 Read More “【动态】施俊玲:文化金融合作 要做好金融产品、金融管理体制创新” »

]]>
在10月28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做了《文化金融政策解读》的主题演讲。施俊玲表示,我国文化金融合作的前景广阔,大有作为,而文化金融领域的创新是疏通和拓宽金融进入文化管道的关键所在和重要途径。

第四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2_现场
第四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重要成果,就是文化金融合作的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标志中央将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

去年3月份文化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2014年14号文,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创新文化金融体制机制;三是创新文化产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加强组织实施和配套保障。

在我们的推动下,三部门又联合召开了首届金融文化合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化金融文化合作的部署,目前涉及到文化产业的文件里,文化金融板块已经成为政策体系中及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三部委的文件非常好的发挥了产业政策的引导,我们今年也开始制定“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金融政策放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发挥了产业政策指引,大家都认为我们这个文件是可以落地的,目前这个文件像南京,一共有15条的政策条款,他们已经落实了14条,推进力度非常大。

在这些政策指引和推动下,文化和金融的合作日益积极和活跃,我借这个机会想就文化金融合作的有关情况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创新点,谈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见解,谈谈自己的想法,思考和见解,供大家参考。

 

我国文化金融合作的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十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既使在最近几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速度。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我国已经增长到2.39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6倍;到2014年文化产值增长占GDP总值3.6%,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上;国家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重大战略推动下,2014年全年新登陆注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同比增长83.51%,全国新登记注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是83.51%,比全国同期的高出了4%。

2015年,全国新登记注册文化、体育和娱乐企业同比增长68.5%,高于全国新登记注册19.4%的增幅,增幅是近50个百分点。因而可以断定,文化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新高端水平的重要力量。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以及文化产业从业者的积极努力。

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金融的大力支持,没有文化金融的全面合作,是没有可能实现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中传文化产业研究院最近发布了一个数据,说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当然他们的数据是不是具有权威性,还没有考证。

 

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我国支持产业发展有三大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只有金融政策是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可以说是刚性需求,具体看2010年以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量大约在1千亿元以上,到2010年后年均增量则超过2千亿元。那么这里面除了文化产业自身的高成长性之外,与近些年一系列鼓励文化金融合作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2015年文化产业和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中长期贷款平均增速9.4%。直接融资方面,到2014年4月末,共180家文化企业发行了254亿债券,累计融资4703亿元。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规模,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融资规模依然很小,融资渠道还比较狭窄,因为没有权威的数据就不多说。有的人说占整个国内融资规模2%,有人说10%,我还没有认真去考证,反正很少。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与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不相匹配,资金不足仍是阻碍众多成长性高,释放发展企业的瓶颈问题,既有文化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的原因。

因此,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愿意投资文化产业,对于广大的企业而言,想要便利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和相关社会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

1n-13924Canon

坚持创新是促进文化金融广泛合作的重要途径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党的十八大将文化产业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系,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同期GDP的5%,距离实现目标还差1%多,这需要文化产业在接下来5、6年的时间里,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加,这个任务比较艰巨。因此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中,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对文化企业的大力支持,有效激发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各层级的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自身融资意识和融资能力,特别是融资能力,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提高财务透明度等。

 

不断推进文化金融领域创新,将是疏通和拓宽金融进入文化管道的关键所在和重要途径。

这个是要理念创新,当前社会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特征,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到我国国民经济一半以上。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主要的投融资方式,基本上还是工业化大生产时期所形成的资金方式,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在实际的投融资活动中,不少金融机构十分强调企业必须满足规定的融资标准和内控条件,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是金融机构的企业有切身体会,金融业出现和发展是与社会金融业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重要的作用是让资金融通起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机构首先在理念上要有所创新,有企业适应金融,向金融服务企业转变,回归金融的本质,切实起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金融产品创新是目前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推出服务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从文化产业整体看,这些产品对扩大文化融资规模,提高文化企业融资便利化的程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情况看,这些金融产品创新对缓解大中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占文化企业数量98.5%的小微文化企业而言,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因此,需要金融机构在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过程中,能够从小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出发,以增强产品开发针对性和适应性为重点,提高创新水平,使资金能够投到小微企业有效需求中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方式。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债券市场,中小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股权系统的建设,大大拓宽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渠道。

尤其是P2P和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模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今后一段时间,随着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磨合,并且带动投融资渠道不断创新,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于能够满足文化企业需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些投融资渠道和创新实践活动,还应该是以鼓励为主,给予创新活动的探索尝试空间。

 

金融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渠道不断创新,释放金融活力的有力保障。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能够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体制创新。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但还要再继续创新。近些年广大金融和相关机构围绕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在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渠道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要扩大文化金融合作,单单依靠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等领域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改革传统融资模式,北京农商银行田行长介绍了在他们行内成立了文化产业专营机构,这就是一个体制创新。如果是有专营机构来针对文化企业,解决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肯定是非常好的。

改革传统融资模式,单靠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渠道的创新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将金融管理体制作为创新重点:改革传统融资模式的监管制度;完善新型融资模式的管理办法;建立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为金融持续有力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以上是我多年来推动文化金融合作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个人见解,今天有不少金融人士,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化社会管理者来到这里,希望通过我的抛砖引玉,与在座各位如何推进文化金融合作进行充分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以上是施俊玲在第四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文化金融政策解读》的主题演讲,活动家略有删减。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
【行业】128家文化企业银行融资4703.4亿 文化产业机遇挑战并存 //m.catawbaoil.com/2858.html Tue, 22 Sep 2015 03:51:46 +0000 //m.catawbaoil.com/?p=2858 Read More “【行业】128家文化企业银行融资4703.4亿 文化产业机遇挑战并存” »

]]>
9月19日,201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召开,来自国家文化部、高校、文化产业企业的代表与会,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201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现场
201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现场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支持

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 施俊玲:

文化部还与财政部共同开展了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文化金融扶持计划,通过23.06亿的贴息,撬动了超过2400亿元的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统计,截至2015年3月末,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2124亿元,比年初新增166亿元,同比增长25.1%,高于同期中长期贷款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

截至2015年4月末,共有128家文化企业通过银行债券市场发行了524只债券,累计融资4703.4亿元,平均加权融资利率4.64%,低于同期基准利率4.52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魏鹏举: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2010年,我国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仅有10亿元规模,2015年达到50亿元规模。

未来,PPP一定是政府投资文化产业的基本途径,未来专项资金一定会转型,一方面发挥杠杆作用,一方面发挥投资引导作用,这是政府投资的变化。

 

文化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陈杭:文化传媒产业面临四大机遇:

1、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对文化产业监管有望逐步放开;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带动了经济良性循环。
2、 经济发展引爆文化消费。201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快速提升,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3、 媒体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更新推动了文化传媒行业发展。
4、 金融资本大力支持文化发展。金融资本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其他各类金融支持着文化发展。

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研究所助理教授 张正霖:中小型文创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面临的困难:

1、 企业方面。财务结构不佳;初期营业额太低不利于评估;贷款计划、还款财源未能明确及合理;缺乏担保品;财务资料不透明;重研发、轻业务;研发标的不合时宜或不具市场性等。
2、 银行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各项制度不健全以至于资讯不对称;对部分产业前景即行业特性无法充分掌握;部分银行基于风险及收益考量,不鼓励或未开办本项贷款业务等。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要结合互联网、科技、金融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张国有:在世界文化产业领域,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同质化、产城割裂、地产套利等问题,阻碍了发展。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要考虑和互联网、科技、金融的结合,考虑价值协同。

 

互联网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应对“互联网+”最大亮点是:资本的思维

施俊玲:文化产业应对“互联网+”最大的亮点就是:资本的思维。文化产业要实现飞速发展,就要引入“互联网+资本的思维”,由此来创新文化产业的商业逻辑。鼓励文化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体制增速、转型升级。这种由“互联网+资本”的创新过程,对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就是一个文化产业再创业的过程。

以上内容为与会者关于文化产业的部分言论。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活动家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