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创新、洞见-2016大数据与传媒产业峰会在贵阳举办,峰会是2016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分论坛之一。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电影学院、华策影视、国双、爱奇艺等诸多圈内大咖围绕传媒大数据发展情况进行主题演讲与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张锐
“互联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开始变局:从个人计算机、语音通信及早期广播电视经济的各自发展,到后来三者的逐渐融合,再到移动网络经济。
创作重心前移,互联网网生内容进入爆发式增长。国产片类型创新,呈现丰富化、多元化趋势。2015年,过亿影片类型呈现更为多元、均衡的态势,其中动画、魔幻类型有重要突破。
除了部分已经要全面进行大数据开发和渗透的公司,大部分公司还处在一个初试水阶段,更准确的说是用大数据思维在做电影。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只能告诉你观众以前喜欢什么,没法告诉你观众以后会喜欢什么,所以大数据的挖掘依然带有滞后性。
华策影视集团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 张蕾
传统影视生产模式是单向传播的,而大数据通过受众画像等重构了影视行业产业链。
随着影视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影视业将针对特定消费者打造定制性产品。例如,以特定消费者群的属性分析为基础,制作符合不同代际、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观众需求的影片。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VR技术的不断普及,未来即使是观看同一部影视作品,不同的人观看到的内容可能并不相同。
国双(Gridsum)联席总裁 续扬
互联网时代,仅做好内容已远远不够,掌握用户需求是内容传播的最后一里路。过去受限于传统媒体播送形式,广电媒体“不知道用户在哪里,也不知道用户的诉求是什么”。随着互联网发展,2010年左右网络电视台兴起,用户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观看各类节目视频,广电媒体开始积累海量用户数据,用户画像逐渐清晰。
对于开始拥抱大数据的广电媒体来说,问题在于面对海量数据如何解读,如何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并进行迭代优化?广电媒体要建立起互联网思维,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再去策划内容、调整运营,不断优化、迭代内部流程,使之能够与用户诉求相匹配。
爱奇艺副总裁 杨琛
新媒体诞生在老媒体,大数据在重塑整个媒体。数据重塑媒体有三个维度,一是内容,二是营销,三是变现层面。内容营销方面,做品牌分析和目标受众分析,这个内容到底适合哪些品牌广告主,用数据的综合、整体进行运算,到底产生多少广告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文
和大数据同时来的还有互联网,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对广电会有很大冲击,实际上广电有另外机遇,广电比任何时候机会都好。对广电来说,4K是非常好的机遇,大数据可以带来个性化广告推送和服务,有更多技术需要继续研发,领域很广、前景很好。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 何宗就
媒体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媒体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从用户行为分析的媒体大数据应用,逐步发展到内容深入挖掘人工智能类脑计算,媒体将真正进入高级别的智慧媒体的阶段。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秘书长 吕正标
有一个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安,就是“唱衰”媒体,这种声音甚至来自传统媒体从业者。有两方面压力,一是受众的老化、人才的流失等;二是对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的恐慌。
传统媒体有没有可能成为大数据的机构?传统媒体依然沿用覆盖思维,没有建立用户数据思维,我们依然在追求我们是不是到达哪里,我们没有站在互联网思维上反思传统媒体欠缺的地方。线上数据时机已经过去,新机会在线下信息的“数据化”。当前国内互联网竞争的开放程序下,想在大小巨头产品版图中求生就得靠数据化,让数据成为媒体核心资产。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媒介》副主编 王薇
内容运营会越来越进入规模化时代,对交易的需求,后台数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交易环节的失衡、版权盗用与无序竞争、内容免费或价值低估等问题,严重伤害内容生产,整个行业需要内容交易体系。
格兰研究数据仓库架构师 王宪朋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多平台共存的视频系统,传播平台更加多样,传播设备更加便利,用户在各平台间的转化成为常态。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洞察用户在跨平台行为背后的需求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以上是2016大数据与传媒产业峰会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33795.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IT互联网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it/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