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4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成都)有机农业峰会上,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及生态农业发展相关行业的部门代表,就“生态农业如何实现高效产业化”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包含生态原产地、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农业品牌等。
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联盟常务副主任 孙建:
我国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进入到三型农业,加了一个生态保育型农业。两型农业是“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加地理标志;三型农业是农产品品牌要有提升,要有生态的标签、生态的品牌、生态的产品、生态的产业。
优质农产品品牌与互联网+生态农业碰撞出的垂直电商:
1、三化并举: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坚定有机农业发展方向,坚持生态底线、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集中、集约、集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的程度。
2、三品提升:实施品种提升,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品质提升;实施品牌提升。通过整合各级管理资源,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服务体系和执法巡查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推进耕地保护和土壤提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国家优质产品走出去战略。
3三业融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体系化,发展休闲旅游,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产品变商品的目标。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副巡视员 康玉燕:
生态原产地的意义和作用:
1、 生态原产地符合中国战略大局,引领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符合将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三个转变;符合培育品牌的需要。
2、 生态原产地促进了企业品牌的提升,实现产品的溢价。生态原产地提升了产品品牌形象,产品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原产地化是当今世界消费领域的主潮流,发达国家民意测验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生态产品接受较高价格。
3、 生态原产地有利于帮助消费者识别高品质产品,加贴了TEOP保护标志意味着生态、环保、高品质。
生态+最核心的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控及质量的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方面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对生产地、生产者以及生产过程都有严格要求。
从互联网+角度看,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农业新模式。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生态农业处副处长 李想:
现代生态农业首先是现代农业,用现代的技术、装备、理念发展农业,同时要有生态农业的特征,生态高效,环境友好。
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1、 生产生态化的问题。单向技术很多,但集成技术不多,缺乏规模化、示范化的推广。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生态化?要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2、 规模化的问题,就是谁来种地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个问题比较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应该和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推动规模化发展,同时要以公司加农户带动规模化。
3、 优质优价的问题,即信息化问题。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互信,就要建立信息化的渠道,采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手段打通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高效。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健康土壤分会秘书 于家伊:
现在的农业应该要做加法,就是政府谈减法,整个运作体系要做加法,即+健康土壤。
健康土壤的基本规则是,达到基本点所有的生物防控、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会得到解决。过去一直用肥和药,现在解决了养地的理论问题,这是加法。要把养地作为养地、肥料、农药这三个系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快速培肥地力。
以上内容为与会代表关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言论。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