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复市正扎实推进,生产和消费需求逐步好转,正在召开的两会也在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经济政策新动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强调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
近日,广发控股(香港)行政总裁、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博士接受香港智富杂志(iMoney)专访,就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及两会最新动向进行解读,畅谈国内就业、消费、投资及全球化格局。
谈就业:今年保障就业相当重要
不宜给出经济增长目标。
沈明高:虽然不会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但当你没有目标时,一定要给大家说清楚;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但一定要有兜底措施,一个适度的增长速度还是可以实现的。一、建议不设目标,因为不确定性很大。二、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本身就不应太在意增长速度。三、应该有兜底政策来给市场信心,经济增长还是有一定底线。
保就业相当重要。
沈明高:怎样保就业是政府最关心的事。中国有特殊性,在人均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社会保障力度还是不够时,失业率一下子升得太高,对社会的压力非常大,保就业的办法很多,可以通过保企业、保增长、保民生的方法来保就业,如给最低补贴、提高社会保障、医保福利,还可以开放更多的市场机会,就像成都那样允许街头摆摊,给大家一些营生机会。但如果让银行增加贷款去支持应倒闭的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就业,就有点得不偿失!
谈消费:消费是“新内需”
问:在疫情下,专家都看见美国直接给人民派钱,相反中国却没有像2008年投放4万亿般“大水漫灌”。那么如何稳经济增长?
沈明高:过去“大水漫灌”是把钱给企业,但这次应该以消费券收入补贴形式,把一部分钱给老百姓。
以前一想到“大水漫灌”就是刺激投资,给企业贷款,那是因为以前以生产为主,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是靠生产,投资或者出口,而不是国内消费。以前有过补贴,发过消费券(例如家电下乡等),但只是刺激计划的一小部分,这次应该加大对老百姓的支援力度,因为中国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变化非常大。2007年到2019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长了3倍,我们应该有新的思考方向,不应再过度刺激投资,鼓励出口,这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在下降。现在至少可能要在生产投资和消费之间,在外需与内需之间,有一个比较恰当的平衡。政策是需要转变的。
问:该推什么样的政策来促消费?
沈明高:政策重点是短期兜底,长期培育新动力。短期兜底政策力度应该要够大,如发消费券、补贴、减税等。应该要扩大内需,投资是“旧内需”,消费是“新内需”。偏长期的政策是要提高社保、医保福利,以要素市场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将收入再分配提上议事日程。现在鼓励消费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鼓励投资。
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发消费券,有人认为中国消费不弱,为什么还要刺激消费?即使发消费券,但它也可能替代消费支出,比如我本来要花100元,现在发给我100元的消费券,我花了消费券,自己的100元就不花了 ,变成了储蓄,达不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但疫情过后,大家会面临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全球“谁来消费”。对于中国,则还有“为谁生产”、“为谁投资”的问题。以前我们生产,美国消费,中美互补性很强。现在美国希望中美脱钩,至少是相对脱钩,美国说我们自己生产,“自给自足”这个词,在不少场合已经被提及。所以不管是贸易摩擦、新冠疫情,还是美国希望的脱钩或去全球化,都或多或少影响全球需求和需求的分配,总需求不足是一大挑战。去年我们已经意识到,全球经济可能进入“平庸”增长时代,即增长缺乏动力。疫情过后,需求会快速恢复,但可能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
谈动力:关键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
问:今年两会跟往年的不同之处是,时间上推迟了两个月,在沈明高眼中,今年与往年的两会分别可大?
沈明高: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短期表现为增速放慢。今年的两会,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长短周期的叠加,长周期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短周期是受疫情和全球经济放慢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果没有疫情,中美贸易摩擦、去全球化等,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痛苦可能会轻一些,但挑战相同。
近日政府密集出台很多政策:一、要素市场化改革;二、金融支持大湾区;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西部大开发等,推出了一系列偏长期的政策,显示政府不仅会从短期政策着手稳增长,更会从明确长期政策方向的角度,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问: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
沈明高:短期的调整是买入的机会,或者短期的反弹是卖出的机会,关键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如果长期政策明确,经济增长动力可持续,长期不确定性减少,那么市场的任何调整都是加仓的机会。反过来,即使市场反弹,投资者可能会认为是出走的机会,这对整个经济复苏不利。
新冠肺炎是黑天鹅事件,是对全球化的压力测试,疫情确实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冲击,但也有正面作用,经过压力测试后,我们知道经济脆弱的地方在哪里、韧性又在哪里,哪些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经得起市场波动的考验,最后可能会总结出新的投资策略、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谈全球:今后将出现“全球化2.0版本”
沈明高总结,今后将出现“全球化2.0版本”,美国大选之后,“全球化2.0版本”可能会启动,这个可能是既理解全球化的好处,又理解全球化的风险的一个新的格局。
沈明高: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家总觉得,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觉得这是对的,但却不全面。实际上,全球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由于中国的参与,使得全球低端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全球都分享到中国红利。当然这一个全球化的红利,实际上是打破过去冷战时期形成壁垒的结果,可以看到80年代后,中、美经济的这种互补性是历史上少见的,美国那边能消费,我们这边能生产,这就是因为之前冷战造成的沟壑,使得生产要素没有流动,是钟摆从冷战摆向全球化的动力。冷战带来了很多的资源错配,引发了后面30、4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国的参与跟发达国家形成一个互补,所以说,发达国家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当然中国也受益,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生产潜力,把资源优势都给发挥出来了。
问:为什么G2格局基本已形成?
沈明高: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换,本来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平缓的转型,现在看来,转型可能比预想的要急,是一个急转弯而不是一个平缓的转弯。但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我个人觉得,两国集团(G2)的格局基本形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上进入“零利率”时期,“零利率”意味着,美元资产回报率下降,但现在人民币还有正回报。疫情过后,全球对人民币的资产配置需求会上升,这是人民币资产崛起的机会。当然,人民币资产与美元资产竞争的格局能否形成,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双方的政策设定和应变是关键。
谈金融政策:避免零利率赤字货币化
沈明高:当下中国应避免实行“零利率”及“财政赤字货币化”,如果走“零利率”政策,就说明中国已经跟发达国家一样,资产回报的水平已经非常低了,缺乏新的投资机会。
而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有一个重要前提:已经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但经济仍然乏力,即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
对中国而言,“财政赤字货币化”还有一道保障,就是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跟欧美的不同,还有大量的净资产。2018年国资委公布的国有资产数据,净资产大概为100万亿人民币,跟我们的GDP差不多。在“财政赤字货币化”之前,一部分资产可以用作刺激经济的杠杆。
中国公共债务的空间还很大,还有庞大国有资产的支持,“财政赤字货币化”不是应该的选择。其最大的问题有三:一、预算软约束。在预算软约束之下,由于缺乏财政纪律,货币化口子—开就很难控制。二、恶性通胀。在软约束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最后结果,就是恶性通胀。三、本币大幅度贬值。在其他国家没有“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本币会大幅贬值。所以我不赞成“财政赤字货币化”。
短期兜底 长期改革开放
问:到底要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变市场预期?
沈明高:“短期兜底,长期改革开放”,这两个政策组合是必须的。兜底政策有很多,如鼓励投资、消费,但政策要平衡。投资新基建也是需要的,但是我们要逐步提高鼓励消费的比重,短期内一定要发消费券、减税、给补贴,城市化则是长期政策。长期要民生保障大幅改善,包括改善社保、医保福利,收入再分配也一定要提到日程上来。至于短期货币政策,减息降准空间还是有的,前提是要尽量避免出现“零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