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明年还可能继续加息2-3次。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也上行了5个基点,市场也开始猜测和议论人民银行是否也会进入加息通道。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
记者:您如何看最近美国减税和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马骏:从美国的就业、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等数据来看,美国经济比预期来得强劲。如果美国启动减税,这是对其实体经济的另外一个刺激,美国经济估计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时通胀压力也会上行,股市泡沫也可能加剧。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昨天加息之后,美国明年加息的速度或力度可能超过预期。美国加息步伐较快,就会对美元指数形成上行压力。另外,美国减税也自然会导致美国在海外的资本回流,以及其它国家的资本更多地流入美国,从而加大美元指数升值的动力。美元指数上升,其它国家的汇率(人民币也不例外)相对美元就会面临下行压力,更何况人民币是跟着一篮子变化的,与美元指数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
对中国来说,面对这些外部情况导致的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压力,应该加大降低国内企业税费负担的改革力度,加快服务业开放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证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开放步伐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证券投资,同时应该在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开展略紧的货币政策操作,防止由于中美利差过度收窄而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逃。
从我国国内的宏观数据来看,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也符合最近宏观经济走势的要求。首先,我国近期的经济增长表现较好,尤其是就业情况还好于去年。第二,CPI通胀虽然低于2%,但全年的PPI涨幅在5%左右,经过一个时滞,PPI的压力会传导到CPI。第三,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引导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去杠杆和防止过度套利等政策意图也需要保持相对紧一些的货币政策。
记者:您如何解读今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行?
马骏:今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上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幅度来看,上行幅度仅5个基点仍小于市场预期,其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市场影响有限。此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略有上行但没有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方面可释放继续去杠杆、防风险的信号,避免市场主体形成长期低利率预期,抑制有政府担保或隐性担保的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扩张广义信贷的冒险行为,这有助于控制宏观杠杆率;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了经济运行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还是把握了稳增长、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的平衡。
美国经济“加息+缩表+减税”组合拳对未来本外币利差走势和人民币汇率、资本流动会有较为的深远的影响。利用美联储加息之机允许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适度上行,可向国际市场释放货币政策协调、稳定中美利差之意,特别是警告海外做空力量央行随时有准备应对的措施。
另外,目前国内市场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一定利差,如利差持续过大会影响流动性的分层传导,扭曲市场定价。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早就应该上一些,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没动,是考虑了当时债市波动的因素。现在宏观条件具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行一些可缩小其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修复市场扭曲,减少不公平套利。实际上,5个基点的幅度还是小了点,有条件的话还应该加大纠偏的力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