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斌为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那么到底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什么?风险隐患表现有哪些?怎样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什么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是由个别的、分散的、局部的风险,在一定条件的催化下,在某个时点,经过一系列环节的风险传递和连锁反应,最终呈现出全局性、系统性特征。但是在风险没有爆发前,不会马上形成对全社会资产负债表的“缩表”效应,不会对宏观经济总量,如GDP、总需求、总投资、就业率等宏观指标形成巨大的冲击。然而,危机一旦爆发,后果十分严重。
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骤升到25%,工业生产总值和农民总收入大幅下降。中国如果处理不好当前的风险隐患,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银行不良资产将直线增加,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会严重“缩表”,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风险隐患表现有哪些
当前风险的隐患具体在哪里?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和各国危机的教训,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第一个角度,从宏观数据(包括:M2/GDP、全社会杠杆率、增量资本产出率等)动态变化中寻找蛛丝马迹。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确实存在一定系统性风险隐患,但经济指标总体上还是不错的。第二个角度,从最终影响货币支付链中断时链条上的相关产业、局部数据中寻找线索,顺藤摸瓜,从而把握大局。
具体来看,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房地产泡沫风险。房地产是否有泡沫?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上一直有不同意见,有人说有泡沫,有人说没有,意见非常不统一。笔者不从大家经常用的指标(如居民房屋拥有率、房屋供给需求指标、房价收入比等)进行分析,这方面众说纷纭,仅从两个视角作补充性分析:
一是中国涉及房产、土地的贷款和融资到底有多少?从银行授信的品种分析,涉及房子贷款的有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官方统计,2016年底,这两项贷款共有余额26.7万亿元,占全部银行贷款余额的25%。2016年这两项贷款新增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约45%。商业银行普遍接受的抵(质)押物和担保品主要是土地、商铺、厂房、楼房等,机器设备基本派不上用场。因此真正和房价、地价相关的贷款占比有多少?而且,越是中小银行,信用放款的比率越低。中小银行资本实力较弱,因此借款人若没有抵(质)押物,基本不给贷款。在房地产的资产价值被过度看中的情况下,银行应建立健全全口径房地产风险监测机制,将房地产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企业债券,以及其他形式的房地产融资纳入监测范围,定期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二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中央对房地产的定位。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应以消费品为导向。换言之,应鼓励为了住而买,买房是为了买房子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卖来赚价格差。从以上两个视角来看的话,中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
其次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官方数据显示,其2016年的规模为27万亿元,风险是可控的。但是近几年地方债实际上是在猛增。有的是通过明股实债、表外举债、购买服务等方式,借地方平台、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产业基金等各种形式举债,有的是在套银行贷款。因此地方政府到底欠多少债?国务院不停地对此组织展开调查,而且中央又严肃表态,对地方债务要“终身问责”。
第三是产能过剩风险。我国企业的杠杆率在2016年是166%,负债是123.5万亿元,如果按照一年期基准利率4.75%算,每年利息要6万亿元。从宏观看,仅企业借债付息就已接近全国当年新增GDP(国内生产总值)的6.8万亿元了。因此,企业要维持下去就要不停地借钱。为此,从2016年开始,中央下决心去产能、去库存,并下达了硬性的指标。
第四是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从企业、地方风险到金融机构风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在不良贷款率上,公布的不良贷款率约为2%,看起来不高,而且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在全球银行中也是高的,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也达到150%多。但是,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进程的加快,有些企业会破产,有些非法集资案会暴露,过去银行表外业务形成的坏账会增加。因此,从动态角度看,不良贷款还无法测算。
第五是企业债务违约风险。2015年有25家大型企业违约,2016年违约企业数量翻倍,近期又暴露出许多企业违约。企业债务重组需要债权人、股东、地方政府等各方坐下来谈。而一旦大量企业破产,不仅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的资本金损失,机构债权人向市场筹集的钱没法交代,商业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而且会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看不清的风险,有许多也难以统计。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直投、私募等机构,前几年都在开展大资产管理业务,业务方式有许多不规范,风险较大,现在都在进行整顿。
风险底线应该怎么守
对于存量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止血原则
对因法规不健全而产生的风险,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并进行整顿,尽快堵住漏洞。边立规矩边化解风险,坚决做到存量风险只减不增。比如说,对于P2P网络借贷,应严加整顿。再比如,对于地方债等,应尽快出台监管规定加以管理。
共担原则
谁欠债谁还,财政坚决不兜底。1997年我国处理金融风险是很有经验的。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坚持谁欠钱谁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道德风险,打破市场上不该有的幻想。
成本原则
针对地方巨额债务的还本付息压力,需要降低利息成本,应该怎么办?对项目有未来收益的可设法债转股,或者债券置换,把长期债券变成短期债券。
时间原则
尽管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是大国经济体中绝对的高增长。例如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增长率高的也都不到3%。中国经济如果能够持续保持6%的增长,就意味着国家财政、企业有收入。因此从全局看,只要把新的债务成本压在一定的低水平,从长期看,存量风险是可以慢慢化解的。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增量风险?我认为当前的金融风险不仅仅是金融圈的事,而是整个经济的事。为此,我们需要:
第一,把广义货币(M2)增速降下来,降到个位数。经济增速过去是两位数,现在已经降到了6%左右的水平,因此不能再靠两位数的货币投放来维持经济增长了。当然,在实际操作上,不仅要降M2,还要降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第二,尽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租房政策、首付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供应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等。长期以来,在“土地财政”中,地方政府拿了收益大头,农民拿了小头,现在在“三块地”改革中,应慢慢改过来,有些土地收益应回归农民,让农民富起来。
第三,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当前应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如果几个部门的监管政策同时出台,其效应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因此,应注意监管协调,不要因为政策措施过度或配合不当而引发不应该产生的突发事件。
第四,真正加快改革与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很多风险是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源错配的外在表现,要改善经济结构失衡就必须优化经济结构。而要优化经济结构,唯有依靠改革创新。
文章刊于《中国城乡金融报》7月13日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