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第三季度)”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6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控风险与稳增长挤压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曹远征对此次报告中提到的很多意见表示赞成,有两个指标我们需要关注,一个是PPI连续下降42个月,这是通货紧缩很重要的标志;另一个是我国杠杆率持续提高。其中,中国企业的杠杆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还在持续提高。并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高债务和通缩并存的现象。另外,曹远征教授还提出,其同样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存在“名稳实紧”的现象,未来应该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以下是演讲实录:
我们观察到两个指标,一个是PPI连续下降42个月,这中间GDP平均值突然变大,我们不知道现在中国名义GDP是在提高还是世界GDP在降低。而这是通缩很重要的标志。第二个是杠杆率持续提高。中国企业的杠杆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还在持续提高。我们知道债务跟通缩连在一起会产生特殊的机制——通缩,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当然货币政策种种描述说是遇到了什么困境,这个困境描述我是同意,希望发挥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货币政策能不能解决现在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呢,如果不能缓解的话,货币政策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在报告中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从学理上要多研究,反复研究。这次金融危机以后,货币政策不知道该跟什么挂钩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到底是什么,它本身应该怎么定位,这是学理的问题。
来看看中国的货币政策,报告中特别讲了一点,金融稳定性原则,这个原则原来不在货币政策考虑之中。如果报告是正确的话,在去杠杆的情况下,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需求的问题,很可能是金融稳定性问题。我觉得报告中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双重责任,货币政策,贷款,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央行就要提供流动性—保证债权债务的稳定。
因此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宽松,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大规模降息,现在不是融资成本的问题,更多的是补充流动性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去年国际收支资本项下第一次出现逆差,这意味着外汇储备不会单向增加了。这说明央行货币发行的基准开始调整。
为什么说货币政策好像是“名松实紧”,因为它对应了流动性,流动性不足就得降息,就得降准。这个有意思吗?我们更多的是要在货币政策中有重大的改革,它一定是和货币政策联动。我想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要有配合,在人大的报告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现在准备金率大的话有18%,小的时候可能到16%,我们降5个点,10个点,然后盘活贷款,用短期贷吃饭,这样就会出现融资成本的下降,现在央行等商业银行等于80%的资金在获得100%的利润,20%的存款是被冻结的,央行给的利率非常低,如果大幅降准,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供给情况是降央行基准利率,那么短期的货币市场利率,央行通过国债来影响利率,通过买卖国债获得流动性,那么银行结构变了,资产端更多的是国债资产,不再是贷款。那么这时候利率的传导就会好。
财政拿钱可以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支持有点嫌疑的话,至少可以把外汇储备拿出来,变成真正的国家储备。
第一,你们在做金融研究的时候,市值在金融的意义,它是金融稳定性的概念,是流动性提升的概念。中国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
第二,如果是这样的话,刚才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是很深刻的问题,我们的杠杆多,跟它的期限有关,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短期负债太高,银行没法支持长期债务。
我们说发展长期债券市场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的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开始有变化了,但是往高走,传导是不平滑的。一定得要改善融资制度,就是有无数的金融产品,尤其是在长端,这是中短期改革的目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