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在第二天举行的“互联网文化与传播论坛”上,2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业负责人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部分嘉宾言论:
维基百科创始人 吉米·威尔士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廉价智能手机的重要性,花40美元买一部智能手机,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特别是对世界上很多贫困人口而言,他们也能用上智能手机,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之前对于世界的知识、信息了解基本为零,智能手机颠覆了他们的生活。
未来很难预测,可能未来会出现更好的跨文化翻译机器,提高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效率。
今日头条总编辑、副总裁 夏勇
文化要想走出国门形成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需要你在某些方面有先进的东西引领潮流,至少在某个领域站在最高端。过去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模仿和跟随国外的先进理念和产品,但在互联网领域,现在我们说“Copy To China”,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在科技上不断的创新,来影响越来越多的同行。
凤凰网新媒体总裁 李亚
以内容优势取胜和靠技术创新突破,是文化交流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路径或者两条腿。技术创新能让我们不仅在美国也能在全球其他地方利用我们的创新,建立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入口。内容和技术的交融,在未来仍是我们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 吴晨光
互联网对文化传承有四个优势。第一,快速,一秒钟就能传递,这是互联网自身基因所具备的;第二,立体,有图文有视频有音频,内容形式丰富,满足互联网用户的各种阅读需求;第三,细分;第四,交互,社交媒体介入,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源,每个人都可对文化进行解读。
有人说互联网媒体是搬运工,但搬运的时候毒品是不能搬的。在文化传承中要去粗取精,做优秀的文化传承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田进
在信息传播王国,内容永远为王,品质永远是王中王。进入信息海量的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把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一要创新传承理念,既要传承和采撷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吸纳和融合现代文明的精华;二要创新传播形式,以多样化手段承载多样化文化,以多样化的手法演绎多样化的创造;三要创新文化体验。
互动百科创始人兼董事长 潘海东
百科是文化传承最基础的平台,共同编撰的模式是文化传承最独特的方式。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的文化很好地被传播,同时很好地传承下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沈阳
中国人在外国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好山好水好寂寞。但有了互联网之后,成千上万散居在全球各地的华人随时随地都能连接文化。我在美国时,看见一些华人孩子在用QQ、微信,观看优酷、土豆、爱奇艺上的视频,这对海外华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我对未来有三个预测:首先是机械人,十年后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可能会有机械人;其次是人类将征服宇宙;最后是跨文化非人工翻译将成为现实。未来我们或许能够复原古人来与今人交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任贤良
人类文化向上向善的规律,总是要求必须倚正才能驱邪、激浊才能扬清,否则互联网就不可能带来人类进步,即景生情而只能是堕落和毁灭。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过“费式”社会学定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认为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
互联网产生后,每个人都是记者、都有话筒,都是播音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化没有文化都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机会。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仅把互联网视为一个传播文化的工具,互联网与大众精英共同创造的互联网文化是什么样的,我们还需要观察。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 黎瑞刚
文化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免费共享一直是互联网的精神所在。但收费是一个趋势,是在中国日渐成熟的商业模式。
以上是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嘉宾关于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言论。更多大会内容请点击:【趋势】周鸿祎:IOT是下一个五年的风口,会有300亿-500亿的设备【趋势】无人车只是带轮子的电脑;未来百度要连接的是人和服务【深度】到2020年物联网能连接2.1万亿个智能终端;互联网大会上郭台铭、雷军谈智能终端
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15186.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文化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trade/?tag=%E6%96%87%E5%88%9B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