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Thu, 08 Jun 2017 03:29:0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m.catawbao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logo-2-32x32.jpg 医疗机器人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32 32 香港中文教授Samuel Au:软体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的终极 //m.catawbaoil.com/61608.html Thu, 08 Jun 2017 03:28:08 +0000 //m.catawbaoil.com/?p=61608 Read More “香港中文教授Samuel Au:软体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的终极” »

]]>
Samuel Au教授在世界医疗机器人大会上演讲

在ICRA 2017的会场,雷锋网见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Samuel Au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手术机器人,他告诉雷锋网,现在自己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在软体机器人(Soft Robotics)上,这也是未来手术机器人的方向。

上次见到Au教授则是在去年的世界机器人医疗大会上,当时他刚加入港中文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的副教授不久。更早前,他在开发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公司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工作了八年,主导了多个产品的开发。

他共同发明及主导了获FDA批准的达芬奇Si单孔手术平台,这是第一个获FDA批准的支持单孔手术的机器人平台。后来,他又联合主导开发了达芬奇SP的软件和控制系统开发,一种新型的单孔机器人手术器械。单孔手术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创伤,而难点在于,当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起来时,要在适当缩减体积的同时保持灵活性。

从他的研究经历中基本可以看出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路径。

我们熟知的达芬奇,是一种微创型手术的机器人,让医生可以远程对病人进行检视、进行手术。它主要用于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会在人体上切开多/单个孔(incision)以进行手术。

Au教授告诉雷锋网,这种方法对部分手术很有用,但有时一些损伤和癌症存在于体内深处,无法通过手术切口的方式触达。这就需要使用人体自然腔道,比如让仪器从嘴巴进入到肺部(或从鼻子进入到脑部),不用通过手术打开胸腔即可治疗癌症,可以做到无创。

而借道人体自然腔道,就需要柔性的仪器,保证不会损坏健康组织。且仪器在体内时,又需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力度,完成移除不良组织和组织修复这种工作,以治疗癌症。

Au教授称软体手术机器人为“手术的终极”(ultimate goal of surgery)。他告诉雷锋网,粗略来说,手术就是组织移除与修复(tissue remove and reconstruction)的过程,这往往会产生切口,而最终目标就是去除它们。

“能不能在不给人体带来不必要创伤的前提下治愈疾病?”

这就是他对软体机器人感兴趣的原因,他认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甚至会转变医疗机器人的范式。软体机器人也并非仅仅是出于技术的追求,如果没有创作,患者的恢复过程也会更快。

目前开发软体机器人的公司不多,且都处于研究阶段。其中的主要挑战在于,既要将机器做到足够小及足够的柔韧,比如从鼻孔进入人体的话,就需要不到10毫米的直径;且也要有足够的弹性,保持其坚硬度,以有适当的力度进行手术。

Au教授表示,直觉外科也对这一领域十分感兴趣,且与他目前所在的实验室有合作。未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很可能集成软体机器人的性能。

作为国际顶级的机器人学术会议,ICRA也是一窥前沿的好去处。雷锋网对这一会议上也报道了软体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领域的进展。Au教授告诉雷锋网,在这次会议上,他还注意到了骨科机器人的发展。

达芬奇机器人主要是做软件组织手术,而骨科手术对机器人的精准度和力度要求又会不同。后者需要实施骨头切割这样的操作,当然不可能达到达芬奇那样的灵巧,自由度也不高。在达芬奇“一统天下”的现实中,这也是初创公司可以选择的方向。

雷锋网即将在7月7-9日举办的CCF-GAIR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将有未来医疗专场及医疗机器人相关议题。Au教授由于时间冲突无法参加,但另一位世界级机器人大牛Brad Nelson会出席并作报告。Brad教授因其发明的“最先进的医用微型机器人”,而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多大会详情请点击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688112505.html

]]>
【深度】如何分得医疗市场蛋糕?投资者青睐医疗器械、移动医疗、新药 //m.catawbaoil.com/14480.html Tue, 15 Dec 2015 09:53:05 +0000 //m.catawbaoil.com/?p=14480 Read More “【深度】如何分得医疗市场蛋糕?投资者青睐医疗器械、移动医疗、新药” »

]]>
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已经是4万亿左右,再过五年会达到8万亿以上,这样大的一块蛋糕,作为投资人,谁不对它垂涎三尺?资本青睐怎样的创业者?创业者怎么抓住机遇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在12月12日举行的2015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奇璞峰会:健康产业投资论坛版块,中信资本张海鹏(冯唐)、山蓝资本刘道志、红杉医疗陈鹏辉、平安创投张江、分享投资黄反之就健康产业投资的内容进行了一场对话。

2015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奇璞峰会2_现场

分享投资合伙人 黄反之

我国在世界上GDP总量排第二,但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比例在世界上只排15位左右。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医疗支出占中国GDP比重的上升速度,增速年增长在20%,

我们看到很多toC的项目,可能很热闹,甚至号称有几千万的用户,但它到底有没有解决病人的刚需痛点,到底有没有把医患矛盾解决掉,这才是我们着重看的。

 

山蓝资本创始人 刘道志

创业者假如说专门做微创外科、关节这样的某一细分领域,你可以和他谈了。说明他研究细分领域了,并知道哪个细分领域有机会。

对于投资人来说,2015年投资的最大热点是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和国际最高水平美国的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短时间不可以弥补,所以这是一个很低的洼地,也被长期看好。全球的医疗器械产业体量大概有四五千亿美元,中国有几十亿美元的体量。

中国医疗机器人也出现了一些投资机会,中国普外科手术每年有几百万例的手术量,在微创外科、胆囊切除、妇科切除等领域有很高使用率。在海外,这些手术60%、70%是用机器人来完成,在中国只有20多台。

 

平安创投总经理 张江

移动医疗靠不靠谱?可以靠谱。我们看移动医疗公司的投资价值会更关注它的医疗价值。譬如一个慢病管理的移动医疗项目,我们更看重的是经过管理以后,临床效果得到了多少改善,而非简单的下载量和用户数。未来一个理想状态下,移动医疗真正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应该是跟医疗器械一样有个准入,有医保报销,有一样的临床试验。

数据这一块,你首先定义这个数据是给谁用的,然后有比较好的数据对接。无论是服务还是移动医疗,很多公司都说我不是互联网公司,我是数据公司,虽然我也没看出它的数据在哪。但这里如果对一个人的健康甚至对于后面的干预手段能起一些指导作用,不仅是大数据,首先要是好数据。

2015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奇璞峰会

红杉医疗合伙人 陈鹏辉

原来我们90%以上投的都是仿制药,现在大量仿制药撤回申请,中国的CFDA极大的提高了审批门槛。这反映出一个政策的导向,国家在开始鼓励真正的创新,真正的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药。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我不知道有多快,但一定是一个趋势,仿制药包括我们原来投了一些仿制药公司也要转型。

做仿制药的时候必须想到创新的成份在什么地方,创新不一定是每个方案都要投入几十亿美金研发,而是有没有收口的可能性,有没有其他的创新。在这方面,对于整个新药的投资来说,包括对整个中国做药的投资来说,是短期利空,中长期利好。

我们原来投新药公司,一定要求这个药证批在那,几乎没有转让的可能性。药品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出现,使得我们在新药投资多了很多多元性,可以探索的地方。

 

中信资本懂事总经理 张海鹏(冯唐)

县域医疗,对于正规的PE投资方,除了特别个别富庶的地方,这不是机会。

 

以上是2015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奇璞峰会上嘉宾关于健康产业投资的言论,更多峰会内容请点击:
【热点】55%、86%、90%、88%,这些数字或能说明我国医改为什么难

 

文章内容来自第1医学频道公众号,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14480.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健康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