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Thu, 31 Dec 2015 06:39:28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m.catawbao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logo-2-32x32.jpg 姚洋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32 32 【干货】变量时代企业的未来会怎么样?X世纪成功论坛首日嘉宾观点分享
//m.catawbaoil.com/16430.html Thu, 31 Dec 2015 06:39:28 +0000 //m.catawbaoil.com/?p=16430 Read More “【干货】变量时代企业的未来会怎么样?X世纪成功论坛首日嘉宾观点分享” »

]]>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1日,主题为“未来已来Ⅱ·你的下一步”的第十六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800多位企业家参加开幕式。论坛首日,来自学习型中国论坛、正和岛、创始空间孵化器、三全食品等企业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就互联网下未来企业的发展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第十六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1_现场1

以下是部分嘉宾言论:

学习型中国论坛创始人 刘景斓

经济下行的现在探求企业的未来要掌握学习7个维度:一,学习的动力,对企业而言,做强做好就是动力;二,学习的能力,记住不是关键,消化吸收才是本事;三,学习的持续力,这是一个人未来成功的关键;四,学习的转化力,要学以致用变成生产力、策略、习惯、执行力;五,学习的创造力,把创造力变成身上的特质,每一天都能进步;六,学习的教育力,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他人才是真正的领悟;七,学习的选择力,择优而学非常重要。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刘东华

4个“3”是这个变量时代的“总结陈词”:

一、企业的3个困扰:新政商关系如何建立?如何面对互联网化的浪潮?消费者、市场越来越不买账,如何坚持?

二、时代的3个机遇:中国人口红利在消失,但消费在升级;互联网帮助放大核心能力;新政商关系归还了大家安全感和尊严。

三、平衡困扰和机遇的3个“心法”:把追求的目标,从为“手段”而战回归到为意义而战;从过度关注外在评价回归到内心自我评价;从过度在乎眼前回到把目光放长远。

四、时代赋予的3个无限性:每个人携带的基因能量的无限性;趋势的潮流带来的无限性;工具与方法的无限性。

 

创始空间孵化器首席执行官 史蒂文·霍夫曼

每一个人、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创业者,综观全球,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可以诞生超过十亿美金的“独角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

创业的关键因素有哪些?首先,要有“与死神吃饭的勇气”,即要有承担失败的承受力和勇气;其次,能够容忍失败;第三,经常做短期计划才更容易创新。

如果想成为“独角兽”公司,就需要踩最大的浪,如今的大浪潮就是互联网。如何抓住互联网的大浪潮?增强现实技术,想法无须新鲜但要正确,颠覆信仰去创新,创业要快,微处着手积小成大。

 

三全食品创始人 陈泽民

过去做企业需要付出很多,步履维艰,现在中国又进入一个新的转型的里程碑,这就到了政府精兵简政,简政放权,不可不改革的关键时刻。新政趋利避害的宏观调控,才能让企业安然“过冬”。

第十六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1_现场

依文集团董事长 夏华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定义分为6个维度:固定资源共享化、用户消费社群化、终端产品服务化、行业渠道合伙化、跨界合作并行化、中介服务工具化。产业互联网是最好的整合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谁把谁吃掉,而是重新布局和大家多赢的模板。

企业家要具备的心智模式有:找的到初心;看的清生死;读的懂未来;练就火眼金睛,迅速捕捉能跟自己的长板产生“时代核爆炸”的另一个长板;创造有效链接,这样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硅谷创客资本CE O 赵胜

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第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第二是系统制造;最后一个是人工智能。整个中国从过去30年的要素驱动转向未来30年的创新驱动,过去30年要素驱动的本质是人口红利,未来30年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技术红利。过去20年是消费互联网的黄金20年,未来3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30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在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未来,企业第一要保持现金流畅通,谨慎投资;第二就是要练好内功。待到2017年经济回暖,下一阵风来时,你也能站在风口上.

 

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 蒋志祥

互联网的第三个时代是分享经济时代,未来将进入“新计划经济+分享经济”的时代,大数据成为新计划经济的基础。企业只有真正利用好数据,针对需求对信息进行分层分级的管理,才能实现大数据的价值最大化。

 

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鸿峰

互联网时代,想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占有一席之地,产品是关键。成功打造一个互联网爆款产品:首先,要把产品定位于百姓需求,并非仅满足于权贵需求;其次,找到消费者的共鸣点;第三,用户体验至上,而检验用户体验的标准是产品的真才实料;第四,少即是多,简约之美;第五,突出一个主题概念,主打一个目标人群。

让消费者尖叫的三大要素: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好的设计体验感染消费者;把最高端的产品质量用在消费者身上;实惠,“定价定天下”。

 

以上是第十六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首日部分嘉宾的精彩言论。文章内容来自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公众号,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16430.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企业管理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trade/?tag=%E4%BC%81%E4%B8%9A%E7%AE%A1%E7%90%86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
【热议】专车的创新与监管 任志强:我不敢坐,怕被抓
//m.catawbaoil.com/6536.html Fri, 06 Nov 2015 08:24:34 +0000 //m.catawbaoil.com/?p=6536 Read More “【热议】专车的创新与监管 任志强:我不敢坐,怕被抓” »

]]>
10月初上海市交委正式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然而,在10月30日的座谈会中,上海交委又表示:“滴滴快的取得《网约车经营资格证》仅仅是平台拥有网络约租车的平台方具有的经营资格证,不具有对车辆及人员审核的权利,现在没有权利,以后也没有权利。”专车合法性之争似乎又陷入了困局。

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在11月4日~5日的2015凤凰财经峰会的“思想空间:创新与管制”圆桌论坛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执行会长任志强也在自己的演讲中讨论了该问题。任志强更是延续其一贯的“大炮”风格,放言:“我不敢坐专车,怕被抓”。

凤凰财经峰会 02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执行会长任志强:政府没有互联网思维

我不打专车,政府不让打,政府老派警察抓,我打了专车政府把我抓起来就麻烦了。

我们的政府,交通部想出台一个政策什么都要管,说明我们政府没有互联网思维,早晚被互联网打败。今天不被打倒,明天也会被打倒。

政府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喊了半天,创新了一个优步不让我干,我创新完了政府就给我毙了,之所以能创新是因为政府在制度上给了一个任意创新胡思乱想的条件,改革的第一条是解放思想,现在是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成一样的怎么能创新,创新一定是和原来的不一样,技术创新先于制度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解决专车 最关键就是如何收税的问题

我个人非常赞成专车的发展,因为它把空闲的社会资源用起来了,这样既节约了我们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让大家少开车,少买车,达到控制车辆的目的。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因为出租车司机也很辛苦,他们要交各种税费,他们的收入比较低,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月3000多块钱,如果一个专车什么税费都不交,一个月能赚一万块钱,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个问题讲的太复杂了,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收税的问题,如果政府能想到一个很好的收税办法,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做的这些业务,很容易就知道是谁出了车,收他税就完了。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觉得我们的专车就会上一个正常的轨道。

凤凰财经峰会 01

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政府不应该是给谁特权去垄断

政府应该是作为“守夜人”,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管他的服务,将来乘客、司机、平台之间发生投诉,在是三方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守夜人去当好这个裁判;第二方面是专车有大量的数据,有我们的信息安全,政府应该把它监管和保护起来。

政府应该去维护一个好的市场制度的环境。我们将来政府的边界应该是你的制度是看谁能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而不是给谁特权,只能他去垄断这种服务,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易到用车联合创始人 杨芸:后续发展要看市场选择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新出台的办法,我会觉得其实对我个人和对于我们专车企业来讲,首先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这个方法出台之后对于专车这个行业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身份和地位。至少有身份地位了,要不然以前是一个黑户。但是对于后续的发展,一切要让市场规律来定,看市场的选择。

从易到2010年成立专车至今已经发展了五年,这五年的时间从目前的结果可以看出来,专车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说明市场有需求。接下来就靠市场和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去规范它,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就可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只要做大了,在我们国家就死不了

对互联网专车有信心。因为我们国家不是法治国家,这个事也没有必要太当真,这有两个理由:一是只要做大了,在我们国家一般来说就死不了。现在专车市场全国大概已经有600万,再加上一个庞大的约租平台,涉及这么大的群体,甚至包括像“滴滴”这样的约租平台,背后有那么多的国际资本,都搞了那么多轮的投资,把它打成水漂,他们也不干,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总是能想出办法的。

二是人民群众支不支持。在这次专车跟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冲突中,普通消费者是坚定不移的站在了专车这一边,首先是因为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做得实在是太差了,市场现在通过“引进专车”的方式,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另外给了我们多一种选择以后,市场的竞争局面形成了,既有出租车又有专车,这种局面形成以后,消费者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