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先行,“互联互通”旅游先通,这是必然的。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旅游基本上是一个边缘化的状态,相信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大家会认识到旅游越来越重要。
旅游当先,是因为旅游一个最大特点是柔性发展。中国很多海外投资遇到不少问题,说你就是去掠夺资源,你就是去干这个、干那个,把投资人视为一种经济殖民主义。旅游投资不仅是中国钱过去,而且中国科学成果也过去,而且在当地就地吸收市场,吸收当地老百姓就业,给当地政府提供财政税收收入。
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必然是呈现一个旅游当先的格局,需要一个大节点和重点突破,大旅游需要大产品,追求通联。东南亚和南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更需要旅游的助力。从旅游角度来说,我们想让谁活谁就活,我们想让谁火爆谁就火爆。但南亚需要做一篇大文章,因为中东始终是世界焦点,旅游需逐步渗透,通过旅游促进和平、推动发展,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长远之计。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人出国旅游达1.1亿人,在外消费达1600多亿美元,已经超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总额。不仅是企业需要走出去,中国人更要走出去。
从中国其他省份参与“一带一路”的优势比较来看,如何进一步切好这块“蛋糕”已成为各个地区都在思考的问题。在企业之外,旅游也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另一个新突破口,只有实现人才的互通互联,培养“一带一路”人才,以旅游为抓手,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样板国,发挥智库作用,才能真正打开“一带一路”的全新局面。试想一下,如果未来中国出国旅游达到2亿人,那将是怎样的景象。
旅游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的桥梁。作为古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宁波,现如今既是一路一代的枢纽城市,也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当然更是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带一路”开辟的将是一个大格局、大布局时代,旅游业应该围绕国家战略做好落地文章,主要从资源集聚、价值最大化、市场监管三个方面做好“一带一路”与旅游资金流、物资流、人流的结合。
“一带一路”战略下,旅游应该是“大旅游”的概念,应该统筹好旅游服务业与旅游制造业的关系,不仅要发展旅游、酒店等服务业产业,也要做好旅游产品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中国要在“十三五”末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2020年GDP要翻番、人均收入要超过1万美元,还要面对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国内经济环境处在一个新常态,要素驱动从劳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化。新常态下,全面改革将贯穿始终,理顺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环境秩序亦是大的挑战。
直接投资加速走出去,将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开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也是对外改革开放2.0版本的重要内涵。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每年对外投资将达到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在“十三五”期间,其间累计对外投资将会超过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辐射范围广泛,将从产能、战略、创业及第三方市场的互联互通来实现一体化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创业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线电子商务,改善营业环境,创新贸易方式,加强人民币离岸建设以及旅游、文化的合作等。
以上是嘉宾在第12届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宁波峰会上的言论,活动家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加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智慧旅游一定要立在地面上,立在实际上,需要把握八个关系: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推进智慧旅游的发展,帮忙但不添乱。
二、 互联网+与+互联网。首先要关注旅游者,融入旅游生活;其次是调整运营,传统的中介服务商,新型电子商务;跟进管理,更加需要智慧。
三、 虚拟与现实。要强化互补性和促进性,减少替代性。
四、 传统与新兴。
五、 智慧与智能的关系。智慧旅游要落到智能发展上,数字化是手段,网络化是平台,智能化是根本。未来的竞争是效率竞争、便利竞争、个性竞争、细节竞争、文化竞争,说到底都涉及智能。
六、 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渠道商、品牌商、市场商、供应商,先是相互融合,最后是一体化。
七、 旅游电商与旅游电商的关系。
八、 旅游电商与其他电商。
智慧旅游,根本在于需求。首先是适应现实需求;其次是挖掘潜在需求;第三是创造新兴需求,供给创造需求;最后是引领未来需求。
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变化正在发生:
1、 很大部分大众旅游随外部条件的变迁、变化后可能发生变化。原来要到一些景观壮观具有震撼力的地方旅游,现在很多旅游者比较喜欢到环境好的地方去。
2、 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更多人愿意自驾或乘高铁去想去的地方。
3、 人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可能倾向于慢休闲、有深度、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近距离、多频次的微旅行。
在线旅游企业需对周边游市场重新认识,花心思设计旅游产品,需在设计、服务、环境、组织上做好文章。
如果在线旅游电商不能很好地把过滤机制设计好,很有可能在整个海量信息中丧失竞争优势。信息的丰富可以降低风险,但有太多选择、太多信息也会影响人们选择。消费者只有在有限选择中感受到选择的快乐。
大众化在线旅游领域,在线评论会形成在线声誉,在线声誉会跟整个旅游产业发展或环境变迁有密切联系。旅游本身具有后验性特点,消费之后才能知道自己采购的产品是否合适。
消费者消之前,无法判断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所以才需要找一个能够帮助判断的指标。以往是靠标准,靠品牌,现在不一样了,在线评论的数据分享机制会使得他人的体验越来越多成为自我体验的“前兆”。
成千上万人的消费体验,可以帮助消费者采购旅游产品,同时也容易改变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模式。因此,无论在线电商企业,还是线下旅游企业,都会面临品牌忠诚度、频繁品牌转换、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问题。
以上内容为嘉宾在第二届智慧旅游与营销年会上的精彩言论。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