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Thu, 09 Apr 2020 08:34:27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m.catawbaoil.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cropped-logo-2-32x32.jpg 分级诊疗 - 活动家资讯 //m.catawbaoil.com 32 32 【热议】智慧医疗的根本是技术创新,信息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m.catawbaoil.com/34483.html Fri, 03 Jun 2016 07:04:46 +0000 //m.catawbaoil.com/?p=34483 Read More “【热议】智慧医疗的根本是技术创新,信息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

]]>
2016中国国际智慧医疗创新大会及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展览会于5月26日~27日在上海举行,大会以“聚焦智医疗,洞悉前沿趋势”为主题,自全国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与会,大会围绕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品牌医生、健康大数据、行业投融资、医药电商、可穿戴健康等产业热点进行了研讨。

2016中国国际智慧医疗创新大会及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展览会方伟岗

中国研究院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方伟岗

2016年是移动医疗与智慧医疗、可穿戴健康技术创新的重要节点。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医疗”已成时代潮流,学界及产业界热潮叠起,各类学术研讨、产品及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

国家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规划中,将移动医疗和大健康列为重点专题,借以推动医改困局的突破、解决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慢病监测和医疗大数据方面也得到了国家支持,今年移动医疗产业呈现更为快速和多元的发展态势。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在巨大社会需求下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已成大势所趋。

 

上海健康物联网联盟秘书长 吴文巍

医疗行业是有难度的行业,第一涉及范围非常广,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第二,制度的约束,各类管制条款非常多;第三,难突破的是技术含量,行业集中了人类科技的结晶。

智慧医疗,首先要有准确判断,然后会有感知,通过感知再反馈后做出决策。智慧医疗的三种模式:

第一技术型。比如医学影像处理,病变模型可以3D打印,可以应用在教学方面,提升手术精确,人工智能已经与其嫁接。
第二平台型。一线医生的不二选择,一体化的多功能远程诊疗台,除了远程视频,还有医用专家级的传感设备、影像设备,对分级诊疗提供很大帮助。
第三,攻关型。集中消毒中心,可以使所有无菌用品纳入到无菌监管平台。

 

平安万家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范少飞

海外“医疗+保险”的服务模式,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医生集团。如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好的理念和专业操作运营,实现三位一体管控体系;找准主要风险来源,用专业技术来管好风险;关键点是预防,让大家少生病,核心是预付费模式,让医生成为大的赢家,保险和医院都是非盈利性的,将三方博弈变成利益共同体;通过推动分级诊疗,让每个家庭健康有托付,看病不再难。

2016中国国际智慧医疗创新大会及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展览会1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赵俊

传统的大数据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国外先进模式集聚潜在研究者。目前我们90%都是美国标准,现在我们需要有中国的东西,借鉴国际化,但必须参考中国标准。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 张强

讨论的核心应该是,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到底为谁而生,其实是要为患者带来什么。

第一是信任,真正的医生集团应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契约精神;第二安全性,互联网是试错、迭代、推进,但医疗却不行,不能试错;第三便捷性,通过视频给病人一个指导,病历录里有大量病历可以推送给病人;虚拟现实VR的应用,例如模拟手术现场,还有康复治疗。

 

华医资本 刘云讲

智慧医疗是模式创新还是技术创新?中国目前的困局是供需不平衡,没有一家医疗企业改变了中国医疗的困局。那么智慧医疗的根本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一定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以资本之力,改善医疗体验。

 

医学界创始人 陈奇锐

投资者别瞎投,投资了很多钱都是打水漂,很多资源都在我们这里,但我们是不会卖的。我们靠新闻、靠讲座、靠朴素的内容做到行业媒体第一的位置。

 

以上是2016中国国际智慧医疗创新大会及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展览会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34483.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
【热议】让医生流动起来,医生集团如何走的更远? //m.catawbaoil.com/29211.html Wed, 27 Apr 2016 07:04:42 +0000 //m.catawbaoil.com/?p=29211 Read More “【热议】让医生流动起来,医生集团如何走的更远?” »

]]>
“医生集团”又称为“医生执业团体”或者“医生执业组织”,国内医生集团最初的萌芽可回溯到1990年代末,其后十多年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医生集团零星问世。2015年,医生集团以井喷之势在国内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百个医生集团,各医生集团所含医生人数一般在10人以内,比较特殊的人数达到百人以上。

4月21日~22日,第二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在北京举行,逾2000位来自全国近百个医生集团的代表、上百位二三级医院的院长、数十家药企掌门人、数十位投资人及业相关机构代表与会,与会嘉宾围绕“自由执业”和“分级诊疗”发表了各自观点。

第二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11

好大夫在线CEO 王航

跳脱体制后,为何医生的患者问诊量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真正原因在于,这些医生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公立医院的患者只是看中了大医院的品牌,找该医院的医生看病是偶然事情。医生并没有把这些患者变成自己的“粉丝”,没有粉丝,自然很难形成品牌,患者的依从性低在所难免。

互联网时代,一名医生要塑造自己的品牌,需在三个方面努力:学科品牌、个人服务品牌、社会影响力。

未来,中国分级诊疗想要成功,医生的多点执业必须成功,从现在起做有品牌的医生是多点执业的前提条件。中国想解决分级诊疗各个层面的问题,解决医疗需求,至少需要100万名品牌医生。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廖新波

我们的国家政策,是医生集团爆发的引擎。这么多年,医生集团一直没有改,有两个最关键的原因:支付制度、人事制度。如果不解决“支付制度”、“人事制度”两把解锁钥匙和行政禁锢的话,医生集团永远走不远。

人事制度改革,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很大挑战,人事制度能改的多深,关键是既得利益部门如何回应。

支付制度,我的设计设想就是,把医院服务、医生服务、影像服务、检查检验服务分开,使医生服务得到历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 蔡江南

医生集团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医生集团会考虑到线下自己建。医生集团现在有各种各样形式,中国医疗体制核心问题是医生问题,既短缺又过剩。当然背后反映有医生的收入、医生的就业体制问题。

医生集团也许是可以撬动医生问题的一个起点,医生多点执业,和创建更多医生诊所是改革的途径。医生诊所和医生集团的发展,结合互联网创新,是推进我们改革的手段。

 

朱李叶集团COO 董佳

医生集团的发展一定是大势所趋,而且未来会有更多优秀医生集团出现。但无论是体制外或体制内的医生集团,一旦进入开放市场,其管理能力、品牌能力、运营能力等必然要接受市场的全方位考验。

医生集团若想断崖式发展,需嫁接能帮助其快速扩大覆盖面的互联网平台。搭建基层医生与专家团队高效合作的运营体系,既是互联网平台的能力优势,也是投资机构除了选择优秀医生集团外还需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1现场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院长 徐卫东

我非常看好医生集团的未来,但我对我们政府主导的分级诊疗有很多担忧。真正能推动分级诊疗的力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久的将来,医生集团肯定会火遍大江南北。

医改的核心是解放医务工作者,只谈其他,不谈这点都是耍流氓。未来的医生集团肯定是流动的,但基层医疗的需求更大,医生应该更多的向基层流动。

 

卫计委医管服务指导中心重大疾病处处长 何铁强

医生流动是必然,加强风控很关键。当医生流动起来,当你谈自由的时候,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当我们确立医生集团这样的组织形态后,在未来会产生很多业务,风控的问题是一开始就要想到的。

 

杏香园医生集团创始人、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沈法荣

地方民营医院生存艰难,但做医生集团不能只为了钱。体制内游泳游得好的医生,在体制外的海洋里才不容易被淹死。成立医生集团的时候,应严格挑选旗下医生,确保他们的资质和水平。我相信,医生集团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中国县域卫生杂志总编 汪言安

品牌医生不应是大城市、大医院里的遥不可及,应该就在身边、就在基层的近在咫尺;小县域,大医疗,在互联网上,让医生品牌自上而下的生根,自下而上的发芽。

 

名医汇CEO 王凯

目前,中国还没有对医生执业责任的保险,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医生集团相比公立医院,受到法律成本冲击的影响更大。

 

以上是第二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部分嘉宾关于“医生集团”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29211.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
【行业】2015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近50亿,2018年或超300亿 //m.catawbaoil.com/28705.html Mon, 25 Apr 2016 08:15:17 +0000 //m.catawbaoil.com/?p=28705 Read More “【行业】2015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近50亿,2018年或超300亿” »

]]>
2016年是十三五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健康中国计划深入推进的一年。今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一项重要任务是70%的城市要进行分级诊疗的试点。

4月13日~14日,以“智慧医疗的进化与蝶变”为主题的第六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健康峰会在北京举行,1000余位医院代表及行业精英针对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品牌医生、健康大数据、行业投融资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谈论。

第六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1现场

易观智库医疗行业研究总监 姜昕蔚

据易观智库监测,2015年移动医疗市场达到了将近50亿的规模。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其实50亿并不是特别大的数字,行业的规模、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预测2016年、2017年、2018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增幅,2016年可能会有10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300多亿。

移动医疗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整个行业资源的提供方,即专业人士、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传统医院,药品批发商及药品零售商,这部分承载着医疗发展的整体命脉;移动医疗运营方;医药电商运营方;医疗智能硬件提供方;第三方服务提供方。

移动医疗关注两端:医生端、患者端。在医生端多点执业,其实是为移动创新提供盈利的突破点。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才有

未来五年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有四大发展方向:第一,要支持医改;第二,走向大众健康,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信息系统,用无计算、应用及智慧手段促进大众健康水平;第三,重视健康走向;第四,科研创新要更智慧,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机器学习等与医学的相适应。这些方向都需要信息技术做好准备,需要产业界的技术手段来支撑。

第六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首页_内容

国家卫计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 高学成

分级诊疗推进新医改,要从基层诊断、双向管理、上下引导三个方面进行。到2017年,分级诊疗的政策体系要逐步完善;到2020年,分级诊疗的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基本上建立了分级诊疗。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第一要加快开展分诊诊疗工作的试点,加快社区诊疗,在70%的地市开展治理试点地区对于重点规范化的诊疗管理;第二要扩大全地市的签约服务。

 

卫宁健康高级副总裁 孙嘉明

医疗生态中各个单位的“连接”关系决定了医疗生态变革的方向,而“连接的进化与蝶变”也将成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与变革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的“连接”将会更加全面,不仅是由人来设计和优化医疗流程,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将会促成技术与生命健康的深层连接。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廖新波

互联网下的医生与管理要解放医生,逐步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医生团队也要规范化,要下沉到基层。

 

以上是第六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健康峰会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28705.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
【热点】医疗行业是X移动互联网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机会 //m.catawbaoil.com/28537.html Mon, 25 Apr 2016 06:27:38 +0000 //m.catawbaoil.com/?p=28537 Read More “【热点】医疗行业是X移动互联网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机会” »

]]>
互联网不断对医疗领域进行渗透,推动了医疗健康行业快速发展,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利用互联网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如何高效率利用沉淀的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变革中医疗健康的七寸在哪里?

4月16日,2016初橙•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阿里校友投资人、创业者,以及行业协会等业内人士围绕“突围、创新、颠覆”的主题,分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行业痛点,发掘未来新机遇。

2016初橙•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会1现场

浙江省健康服务促进会会长 朱耀传

医疗服务业比较广,首先是医疗、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信息化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当然还有保险、养老等。进入这个行业,不管从平台也好,具体项目也好,甚至具体某个技术、产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医疗行业的保守为创业者提供了巨大创业机会,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业的分类又相当多,留给创业者的行业发展空间很大;
第二,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是相对的,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方案;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医疗卫生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市场化非常滞后。

 

和风投资董事长 吴炯

“颠覆医疗”这个口号已害了太多创业者。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医疗改革是一个渐进、进化的过程。

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应该放下“颠覆医疗”的思维,和主管机构、医院、医生体系建立良好的衔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应该和现有的医院体制帮助他们渐进式的做一些改革,这样才是一个比较明智的方法。

医疗行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剩下的一个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机会。2015年下半年以来,投资环境变冷,VC和PE的投资也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冷而变得更谨慎。但现在互联网医疗仍是一个投资热点,有更多的资金聚焦到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里。

 

高盛董事总经理 刘婉琳

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非常热、很有前景。在整个医疗关系中,货品的流通、医疗器械才是最快能够被互联网改造的。医疗服务、医患关系乃至于保险支付等环节比较困难,改变这个细节需要更长时间。

互联网能改造的要求是市场化,市场化除了有供需、价格外,还需要透明。这有一定的路要走,目前来说民营医院很适合快速切入,通过提升民营医院供应链的效率,获得部分收益。

 

好人生集团总裁兼COO 章智云

现在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全科医生的培养为分级诊疗提供了人才基础,互联网则可以在信息化等方面帮助分级诊疗落地。未来不再是医疗资源的稀缺,而是找到合适的医疗资源,这是分级诊疗的最终目标。

有人探讨互联网医疗到底是低频还是高频,我们觉得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互联网医疗连低频都算不上。但当你真的有这个需求的时候,在那个时间点就是突发性的、爬坡式的需求点增长,会有很多断崖式需求的增长,短期内产生高强度的需求。

2016初橙•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会2现场

杏树林联合创始人 祝华锋

中国医疗资源极度不均衡,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三种途径:一,通过互联网的方法或工具,放大现有优质医疗资源的能力;二,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或平台,提高医生水平,给基层医生赋能;三,大力发展全科医生,实施分级诊疗,把小病留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目前,中国全科医生严重不足,在这一块领域有很多创业机会。

互联网公司帮助已经在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有很好互联网思维、服务患者意识,同时又具备很高医疗水平的人,让他们能够得到比今天更高的收入,有更好的职业尊严,有更安全的职业环境。只有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医学生们选择从医。

 

药脉通CEO 张瑞

把医疗行业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部罗列一遍后发现,真正能够用市场化的方法,就能找到机会点。

市场化有两个核心原则:供需原则和价格原则。以市场化角度找到双边关系发力点真的很难:患者和患者很难用一个市场化角度去平衡;患者和医生基本上也没有;医生和医院各级机构,医生和医生之间基本上按行政体系、计划经济那套逻辑,政府和医院很难用市场化角度打通。

医院流通环节,药厂招商经理和各地代理公司之间其实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他们的整个需求80%由市场化需求支配,有供需原则、价格原则。在这点上彼此的需求都是高频的、高黏性,高频的,这是整个医疗资源流通里资源分配的关键环节。

 

e签宝CEO、阿里校友 金宏州

在线签章服务在电子病例、电子处方单、检验单、报告单,以及证据保全方面,都能对医院的信息化有很大帮助作用。未来,从患者角度看,病信息的共享角度上来说,一家医院的病历到另外一家医院还可以使用,这就需要医院之间的互动,电子签名和存证就是这样发力的。

 

以上是2016初橙•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会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28537.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 活动家APP下载1

]]>
【深度】12位专家在POCT产业发展论坛上谈行业现状和未来 //m.catawbaoil.com/10540.html Wed, 25 Nov 2015 08:15:30 +0000 //m.catawbaoil.com/?p=10540 Read More “【深度】12位专家在POCT产业发展论坛上谈行业现状和未来” »

]]>
11月19日~20日,2015POCT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逾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产业领袖和致力于POCT产业发展的代表与会,共同探讨了中国POCT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2015POCT产业发展论坛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瑞馥

我国POCT产业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总产值尚不及德国拜耳血糖一单品产值,我国POCT从研究到产业任重而道远。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董书魁

走群众路线,关心人民生活,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国家医疗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务院关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推进将为POCT的发展带来机会,POCT因为其快速、精准、便捷、智能的优势,将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华玉涛

“十三五”规划在数字诊疗装备、移动医疗、生物医用材料及组织器官工程和体外诊断等方面的布局,将全面推进包括POCT在内的国产医疗器械的全面发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阚飙

发展和普及应用法定报告传染病的POCT检测技术,是提高传染病监测能力和预警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建立POCT方法的临床验证和评价,以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数据推动传染病诊断标准的更新修订,推动灵敏准确的POCT方法的应用。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康熙雄

人体信息采集系统根本上促成了以互联网、大数据、大诊断为核心的现代诊断学新格局,以人为中心的POCT检测技术将在今后的医学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POCT因为适宜的时间、场所、方法、人员和获取,体现了现场快速检测的精确性。随着更加适宜的定量化、互联互通互用体系、可保障的质量体系、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逐步完善,POCT将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加义

我国POCT起步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原创产品、尚未建立有效的POCT法规体系,导致POCT产品临床科室不能用、中心实验室不愿用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POCT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应搭建涵盖POCT技术体系的关键性技术平台和人才培训体系,解决制约我国POCT发展的关键理论、关键技术、关键工艺的瓶颈,加速POCT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先进技术向企业转移,构建健康的POCT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我国POCT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5POCT产业发展论坛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林长青

中国POCT市场庞大、发展迅速,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30%。POCT产品涉及临床诊断、食品安全、进出口检疫检验、生物反恐等诸多领域。因此,多项目组合、互联互检的自动化将是未来POCT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韩焕兴

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多年来肿瘤的临床诊疗并无实质性进展。目前,POCT仅有个别项目用于肿瘤筛查,敏感性、重复性面临挑战,如何向大免疫接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免疫平台化检测、分子诊断的POCT前景看好。

 

特聘专家

新材料的应用、超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精密制作工艺、高通量微传感器制造技术,是实现高端POCT分析系统的基础。一些高难度检测可能由于新技术、新疗法和新护理模式的选择,进化为POCT快速检测。电子病历系统、远程数据终端及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将促进POCT市场的快速增长。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系博士生导师 唐时幸

POCT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在医学检测与诊断、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从金标层析技术到液体均相检测,干化学、芯片技术、微流控技术等多种检测平台和技术共存,POCT越来越强调试剂与仪器结合,从定性到定量检测发展,出现移动式监测与远程监控。伴随POCT的快速发展,对其监管的方法亟需尽快建立和改进。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资深研究科学家 王磊

精准医疗需要精准检测,以微流控芯片为核心的POCT设备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杨宏

近10年,POCT在临床检验方面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以iPOCT为核心的大POCT平台将会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以上是嘉宾在2015POCT产业发展论坛上的精彩分享。文章内容来自于奥普微讯公众号,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m.catawbaoil.com/10540.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健康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
【业界】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精准医学 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m.catawbaoil.com/7222.html Tue, 10 Nov 2015 09:56:08 +0000 //m.catawbaoil.com/?p=7222 Read More “【业界】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精准医学 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
11月7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在京举行,会议邀请了侯岩、崔丽、刘多等1500余位来自全国各级卫生计生委行政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代表与会,就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精准医学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_现场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司长 侯岩

医疗健康信息化,正在发生两个全新的变革。一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进入全新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二是智慧医疗应用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医疗健康产品、器械、药品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崔丽:

“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作用:

1、 通过“互联网+”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互联网+对于消除、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疾病,推动健康促进能发挥重要作用。
2、 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全体与会者和所有关注医疗健康信息的组织,应该从技术、经济运行、标准、政策、人才、安全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贡献智慧和力量。
3、 利用“互联网+”实现行业协同发展。每年有将近80亿诊疗量的医疗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和健康医疗将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4、 以“互联网+”驱动《健康报》等传统卫生媒体转型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刘多

互联网+益民服务是国家提出的11个互联网+专项行动之一,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健康正是益民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大有裨益。加速传统医疗向个性化健康管理转变,突破时空限制。让信息多跑腿、让患者少排队,密切医患之间的沟通、重构医疗服务生态,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 张望

互联网+医疗有助于破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缩小医疗鸿沟,但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有序、共享开放;如何对远程医疗和健康服务进行一系列权责界定,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实行有效的行业法律等。这些问题仅靠技术的发展、模式的创新难以解决,必须依靠深化改革。

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_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司医疗服务管理处处长 焦雅辉

分级诊疗是我国就医秩序或医疗模式的发展方向,在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信息化将是重要的技术支撑。

未来,互联网技术将有助实现基层首诊、区域资源共享;帮助医院改善优化内部的流程,提高效率;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帮助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实现双向转诊,建立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朱恒鹏

要解决分级诊疗难以落地的难题,就要摸清症结所在。医疗行业需要通过不同的医疗服务工作者、不同的医疗机构,实现行业内的“分工协作”。在“分工协作”过程中,互联网的介入必不可少,因为它能提高分工协作的效率,优化就医流程,通过“创新+互联网医疗”推动中国医改跨越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精准其实是医学发展的中心。基因组、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了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病理和发病机制,预测个体健康状况甚至诊断,并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智能决策。

如何做到用精准医学的方式去破解经济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医疗改革模式,过去千人一方到量体施治,真正做到精准医学;抓住产业发展机会,对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机遇;培育新型服务业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王辰

我国医疗资源的绝对总量不足、分布很不均匀,优质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且呈碎片化分布。解决这些问题,借助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大有可为。互联网与医疗行业融合,能够给予医务人员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新的表达方式和展示平台,将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

 

以上是侯岩、崔丽、刘多等嘉宾在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精彩言论,活动家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活动家官方微信1活动家APP下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