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中俄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学术大会
会议通知
尊敬的世界各国会员、理事、专家、中医同仁、各相关单位:
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进一步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足周边”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经研究,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联合主办中俄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学术大会于2024年6月在贵州六盘水市召开。为中外学子搭建中医药国际化的学术平台,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一、指导单位:六盘水市工商业联合会、六盘水市中医药管理局、六盘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
联合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
承办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商会、贵州苗三月中医药研究院
协办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二、会议内容:会议邀请中俄双方代表性的中医组织助阵,这将是中医界的一大盛会;大会将以知名专家特邀报告、大会专题演讲、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现场演示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紧紧围绕着中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进行学术交流和切磋。探讨中俄传统医学产业在政策、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俄传统医学产业发展。组委会将审核论文、成果的学术水平,安排主题发言,进行交流互动。
三、会议主题:传承、合作、交流、互鉴
四、会议时间:2024年6月01-02日(5月31日报到)
五、会议地点: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市(贵州饭店)
六、大会注册:提前缴费:1500元/人
现场缴费:1800元/人
【注册费包括:会议场地、会议用餐、欢迎晚宴、全体会议合影、论文汇编、论文审效、翻译、会议出席证、会议书包、笔、本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或回所在单位报销。
七、征文内容与会议议题:
1)各类特色中医、针灸、骨伤、外治、中医微创、针刀、筋骨三针、水针刀、埋线、医学气功、腹诊、脉象、手法、艾灸、整脊等特色疗法体会及推广、技术经验总结;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2)中药研究:中药方剂学(经方、膏方等)、中药现代化研究、临床配伍研究、中药应用及研究等;
3) 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发掘文献综述,重点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介绍、研究,具有中医特色的名老中医经验和民间中医单方、验方的整理与研究;
4)中医“绝技”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应用,医药“绝技”发掘、保护与加快民间中医药师成长的思路与对策;中医药防治肿瘤等重大疾病优势研究;
5)俄罗斯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管理经验及国家相关管理制度介绍;
6)俄罗斯中医中心门诊部特色介绍;
八、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据充分、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字数在5000字以内,附300字左右内容摘要。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详细通讯地址、组委会有修改文字权。
2)参会论文评出优秀论文(不超过收录文章的15%),并颁发世界中联优秀论文证书。
3)论文截稿日期:2024年5月15日之前,逾期不再受理。稿件文档命名:投稿+作者姓名+单 位,直接发送至邮箱。
4)欢迎各国代表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九、会议特刊:
为记录会议重要信息及传播行业资讯,大会会务组将制作会刊,收录本次会议优秀论文、免费赠予各国与会单位、个人。会议论文集均在科技部直属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收藏。
十、展览展示活动:
让所有参会领导和嘉宾对您的产品有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使您能与预期目标客户进行面对面会谈,提升您的服务、技术、产品以及整个企业的知名度。中医药技术,民族药﹑各类草药﹑天然植物药;保健仪器、针刺、灸法、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美容、药妆等各方面项目交流合作;我们希望通过汇聚“各门派”同台演示其特色疗法,以开放视野,引动大家对各特色疗法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更希望有感兴趣的同道积极拜师学艺。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大会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签署各种项目合作协议,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关于召开“2024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的通知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铁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地铁产业的发展更是备受关注。而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低碳发展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等智能科技技术在地铁产业中的应用已成为发展新趋势。结合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与融合,产业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的高效发展。
为推进我国地铁产业向绿色低碳、智能科技、融合高效发展,“2024粤港澳大湾区地铁产业大会”将于2024年6月22日—23日在深圳召开。大会将通过主题发言、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等方式展开,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在新征程背景下的新技术、新业态。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相关单位、轨道交通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链企业、行业学会/协会、联盟等领导、专家学者、代表积极参加本届大会,共同探索地铁产业的无限可能。
一、大会主题:融合高效“智”绘未来,绿色低碳“创”遇新机!
二、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6月22日—23日
地点:中国·深圳 规模:800人
四、大会主要议题
大会主题报告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新理念、新技术;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
3、地铁域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工程创新与实践;
4、地铁隧道建管养新理念、新技术;
5、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智慧车站建设发展与技术标准;
6、城市轨道交通配套产品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及研究;
7、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材料、装备、安全、节能、环保技术与维护;
8、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可持续发展(“轨道+物业”、TOD综合开发、轨道交通与现代物流业、轨道交通投融资);
9、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中的应用探索(BIM、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一)地铁建设分论坛
1、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与一体化发展;
2、城际和市域铁路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探讨;
3、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能源管理建立与发展探讨;
4、盾构掘进新技术、新工法;
5、盾构机/TBM选型和模式创新前沿技术研究;
6、数字孪生技术与绿色轨道交通建设;
7、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控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8、防水、防腐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
9、地铁、高铁等隧道地下工程渗漏病害治理材料及工艺;
(二)地铁机电设备及运营分论坛
1、地铁运维期的结构智能监控与维护;
2、电力系统智慧运维及关键技术、产品国产化技术研究与创新;
3、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节能牵引供电系统;
4、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新能源、储能技术、节能改造和新技术应用与创新等;
6、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与安全服务关键技术;
7、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行系统与通信智能化的应用;
8、通信、信号新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9、信息集成系统、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创新与应用;
10、照明系统节能技术创新与实践;
11、如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城轨;
12、轨道交通工程生命周期管理与防灾减灾;
13、大规模网络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网络效能优化的研究;
14、极端突发事件下的风险防控和应对策略分析;
15、设施设备运维实践与创新(车辆、监控、AFC、综合安防、智慧消防、减震降噪和其他车站及段场设备等);
(三)《隧道建设(中英文)》地铁建设双碳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
1、基于双碳目标的地铁规划、设计研究;
2、双碳战略背景下地铁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3、地铁绿色低碳建造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4、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
5、地铁绿色、生态建设碳排放和节能减排研究;
6、地铁装配式建造技术;
7、盾构渣土环保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8、地铁运维期的结构智能监控与维护。
五、拟邀嘉宾及相关代表:详见附件1
六、大会日程
| 日期 | 时间 | 大会内容 |
| 6月21日(周五) | 14:00-22:00 | 签到 |
| 6月22日(周六) | 09:00-09:30 | 开幕式 |
| 09:30-12:00 | 大会主题报告 | |
| 14:00-18:00 | 大会主题报告 | |
| 6月23日(周日) | 09:00-12:00 | 地铁建设分论坛 |
| 地铁机电设备及运营分论坛 | ||
| 《隧道建设(中英文)》地铁建设双碳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 | ||
| 12:00 | 大会闭幕 | |
| 13:30-17:00 | 参观考察 |
七、会议参展
1、轨道交通:地铁、城际、轻轨和铁路交通设计、施工新规范和新技术;地铁、轻轨车辆、新型机车车辆、直线电机列车;牵引系统:牵引变压器、逆变器、变流器、辅助变流器、 断路器、滤波电抗器、直流屏、导通装置、牵引电机轴承、 轴箱、继电器;信息和自动化技术,通信信号技术,集成控制系统;轨道交通供电及新能源、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网络控制系统;屏蔽门、AFC、智能售票检票技术产品,车站服务设施;地铁内暖通空调、通风技术设备及给排水设备;轨道交通防灾、消防报警技术与产品,照明系统、润滑系统、电梯及自动扶梯等相关设施;轨道安防技术及设备;城市与城际间轨道运输基础设施与路网规划;轨道线路铺设、养护、维修装备、城市地铁、轻轨运营管理设备与技术;轨道交通车辆应用材料。
2、隧道及地下工程:规划、设计、勘察、服务咨询;地下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电力系统、架空接触网、焊接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等;智慧地下停车;车站及站场设备,轨道线路铺设、养护、维修装备与技术;轨道土木工程、给排水等;勘察、测量设备;地下工程施工机械、盾构、掘进技术及设备,建设工程材料、防水材料;盾构机及配套设施;混凝土输送机械、小型挖掘机械、桩基础施工机械、地下装运设备、顶管机、管片钢模、锚喷支护设备、隧道衬砌系统、通风设备;通讯设备;地下监控设备;地下供电设备等;养路机械、设备与工具;技术装备;施工机械、设备及元件;建筑施工、监理;建设材料;轨道养护维修、维保装置;安全设备;通信系统;工程服务、金融/保险、系统分析/开发、技术中心等。
| 展区类别 | 展板展位(3mX4m,12㎡) | 展板展位(3mX2m,6㎡) |
| 室内展位 | RMB 2,9800/12㎡ | RMB 1,9800/6㎡ |
八、参会费用
参会报名2800元/人,单位3人及3人以上2500元/人,学生1500/人。参会注册费含会议资料费等,会议期间住宿费用自理。
关于召开“PIS 2024 第十届中国国际智慧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坛 ”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在新的识别和比较指标体系下,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 通 信、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大显身手 ”。自动导航和通信技术用于优化路径和提高作业 精度,运用传感器、大数据、物联网等可实现对环境和生物特征的实时监控,助力精细化管理和自主决策,“数字麦田 ”“无人农场 ”等场景相继涌现。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诸多挑战仍待破解。目前,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比例较低,农 业数字技术创新研发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衔接不畅,数据要素与 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连通不紧密,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受约束而未能充分共享。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相结合,PIS 2024 第十届中国国际智慧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 坛将于 2024 年 8 月 15-16 日在杭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将以“乘‘数 ’而上·构建农业新图 景 ”为主题,现场汇聚 300+智慧农业行业先锋、全球农机巨头、政府领导及有关的管理部 门、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及行业相关人员共探讨智慧农业数智技术和创新,共寻科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特此致函,望复函为盼。
PIS 中国国际智慧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坛组委会
2024 年 4 月 16 日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8 月 15-16 日 会期两天
二、会议地点: 中国•杭州
三、会务费用:2024 年 4 月 30 号之前 2200 元/人,2024 年 4 月 30 号之后 2600 元/ 人,现场付款统一 3200 元/人,四人及四人以上享受九折优惠,会务费用包含报名注册、会
议资料、会议用餐等等;交通住宿自理。
四、大会议程
主论坛:构建农业新图景
全球智慧农业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数智赋能下农业智慧转型新机遇
加速数字技术和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
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构建无人农场,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专题一 迈向农业 4.0 时代:数字化与智能化
话题一:数字农业国外应用案例与经验分享
话题二: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业效率
话题三:农业机器人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与突破
话题四:让 AI 成为打造智慧农业的基石
话题五:智慧农业如何“拥抱”区块链技术
话题六: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话题七: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话题八:无人农场多机协同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话题九: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开启智慧农机新征程
专题二 迈向农业 4.0 时代线路图:遥感与智慧农业
话题一: 农业遥感技术创新与应用
话题二:遥感技术在作物的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精准管理,预测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话题三:“智慧+遥感” 打造农业新标杆
话题四:探讨智慧农业中的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话题五:高光谱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话题六:卫星遥感助力农业保险发展
专题三 迈向农业 4.0 时代线路图:航空植保与智慧农业
话题一:国内外农业航空施药设备及施药技术
话题二:农业航空技术在无人农场的应用
话题三:打造“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
话题四:植保飞防的探索和实践
话题五:农用航空农情信息遥感获取关键技术与装备
话题六:精准农业航空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专题四 迈向农业 4.0 时代线路图:灌溉与智慧农业
话题一:数字灌溉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话题二:粮食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话题三:灌溉施肥、施肥一体化应用与技术探讨
话题四:智慧灌溉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话题五:探寻节水灌溉领域面临着如何实现低碳环保的路径
五、会议亮点
了解前沿,洞见趋势
结合政府文件报告,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攻克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系统集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咖同堂,专业交流
聚焦农业产业前沿和热点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共话国内外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方向;
热点解读,专题分享
了解重点项目的扶持方向,围绕与会嘉宾的需求作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大家把握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
成果展示,农业新标杆
围绕智能农机、智能灌溉、农业遥感、航空植保、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均具有丰富的实践案例;
政企对话,聚焦农业新未来
政企同堂,精准交流,共同寻求产业合作的新未来;
双线并走,突破信息限制
线上线下实时追踪展会最新动态,结合 60+媒体推广,让大会传播赢得更好的媒体效果。
六、★拟邀阵容
拟邀嘉宾(部分)
汪懋华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陈学庚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 院士
王小兵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主任
裴新民 新疆自治区农机局 总工程师
刘伟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副局长
孙宝林 约翰迪尔 ( 中国 ) 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区总裁
王英达 凯斯纽荷兰 精准农业板块负责人
兰玉彬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精准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孙世桢 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 站长
蒙继华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Martin Leinker 博士 德国克拉斯 CLAAS
苏文生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黄文江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研究员
杨贵军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遥感技术部主任
夏永龙 苏垦农发复兴圩分公司 总经理
孟志军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王晋年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副所长
姚春生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副站长
任文艺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首席专家
卢江宁 辽宁省农垦局 局长
凌中南 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任
秦贵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 站长
张龙全 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站长
任耀武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站长
拟邀农垦(部分): * 排名不分先后
北大荒农垦集团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有限公司
宁夏农垦集团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农垦明阳农场
江苏省农垦黄海农场
海南农垦龙江农场公司
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农垦集团龙亢农场
宁夏农垦集团前进农场
海南农垦东路农场
宁夏农垦暖泉农场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农垦灵武农场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农垦红卫农场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农垦集团湛江农垦广前公司
陕西省农垦集团沙苑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拟邀阵容请见详细议程
PIS 中国国际智慧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坛组委会
2024 年 4 月 16 日
Read More “GRDRS2024 | 2024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罕见病科研及转化医学大会_门票优惠_活动家官网报名” »
About the Conference
2024 Global Rare Diseases Research Symposium & The Second China Rare Disease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nual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Shanghai, China from May 23rd to 25th, 2024. The conference is hosted by Hope for Rare Foundation, the International Rare Diseases Research Consortium (IRDiRC), and Fudan University, with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and Chinese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as the co-hosts.
The conference will last for 2.5 days with 21 parallel sessions and several satellite meetings. It will bring together over 100 speakers from global universities, hospital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opics will cover basic research on rare diseases, gene and cell therapies, 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s (IIT), clinical studies, drug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The conference will present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original findings in rare diseases research, highlighting China’s contrib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a global perspective.
Hosts
Hope for Rare Foundation was founded in Hangzhou, China in 2022 by Mr. Rufang (Kevin) HUANG in partnership with 11 well-known scientists and entrepreneurs. It is the first non-profit foundation in China to focus on rare diseases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ts vision is to address the medical needs of all patients with rare diseases by leveraging resources and guid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Rare Diseases Research Consortium (IRDiRC) was established in 2011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e Consortium gathers 60 member organizations from all continents. By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unders, and patient advocacy groups, IRDiRC promot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rare diseases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1905 as Fudan Public School. It was the fir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be founded by a Chinese person. Fudan is famous worldwide for its excellence and devotion in research. The diversity and professionality of the research across current 27 departments related to the science and medical disciplines, means that they not only seek for perfection in basic research but put the passion i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to make a different world as well.
Co-hosts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52, is a Grade A tertiary Pediatric hospital integrating medicine, teaching, research,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nd was approved as the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in 2017. With strong medical strength and distinctive specialty features, it currently has 50 clinical and medical technical departments. It has established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26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has organize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pediatrics for many times.
The Chinese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CORD), founded by Kevin HUANG in 2013,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pecializing in fields of rare diseases. CORD works to promot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mong rare disease patients and organizations, medical specialist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t is committed to enhanc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rare diseases, improving patients’ access to orphan drugs, fostering formulation of rare disease policies, and initia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大会简介
2024年5月23-25日,2024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罕见病科研及转化医学大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大会由瑞鸥公益基金会、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International Rare Diseases Research Consortium,简称IRDiRC)、复旦大学主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蔻德罕见病中心联合主办。
会议为期两天半,设有21个专场和若干卫星会,将邀请100余位来自海内外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医药企业从事罕见病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的讲者,围绕罕见病基础研究、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临床研究、药物研发、国际科研合作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享与交流,报告罕见病科研最新进展与原创性成果,展示罕见病研究的中国力量与国际视野。
主办方
瑞鸥公益基金会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罕见病科学研究与转化医学的创新型公益基金会。基金会由 黄如方先生倡议并联合11位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创立。基金会的愿景是让罕见病患者 人人享有治疗,通过公益的力量,引领科技向善,成为推动罕见病科研和转化医学的创新引擎。
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IRDiRC)是在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推动下,于2011年成立的。联盟汇集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60个成员组织,通过将研究者、资助者和患者权益组织聚集在一起,促进罕见病研究的国际合作。
复旦大学成立于1905年,前身为复旦公学,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复旦以其对科研的卓越追求享誉世界。目前与科学和医学学科相关的27个院系在研究上的多样性和专业性,表明其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寻求完美,而且将热情投入到转化研究中,以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
联合主办方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获批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疗力量雄厚,专科特色鲜明,目前共设50个临床、医技科室。并与26家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多次举办大型儿科国际学术会议。
蔻德罕见病中心,成立于2013年,由黄如方先生发起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非营利性组织。蔻德致力于增进罕见病患者群体、罕见病组织、医学机构、医药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各相关方的交流与合作,持续为患者社群孵化和赋能,加强社会公众对罕见病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药物可及性,推动医患交流及科研转化,开展罕见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国罕见病事业发展。
此活动为行业闭门付费会议,地址不对外透露


第二届光电子信息“自立自强”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了继续将光电子行业最前沿且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电成果展现给大家,推进高校、院所、企业成果转化行动,为这些优秀的自主成果搭建进入市场的桥梁,为进一步提升光电行业核心器件的国产化率提供有力支撑,第二届光电子信息“自立自强”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将与2024年武汉光博会同期同地举行。
参会嘉宾

会议议程

会议详细信息:
会议时间:2024年5月17日 9:30-12:00
会议地点: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 2楼
主办单位:上海意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电汇武汉光博会组委会
关于武汉光博会
2024“中国光谷”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武汉光博会”)是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展会汇聚了激光加工、激光器、光学元器件、光学晶体材料、光学仪器设备、镜头及模组、镀膜、光纤及设备、光模块、光芯片、新型显示、光电传感、F5G全光网络等光学全产业链板块优质企业,时效对接中部地区上下游渠道资源,深耕区域产业链,助力展商挖掘中部市场,拓展行业新应用和新需求,高效达成商贸合作。
2024武汉光博会,将于2024年5月16~18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光博会将线上线下同步展示、体验,创新展会模式,集中展示激光技术与应用展区、光学与精密光学展区、光通信与F5G全光网络展区以及光电前沿交叉应用展区。
各有关单位:
数字化仿真是国家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前沿科技行业,同时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数字孪生作为仿真技术的重要手段,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之一。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关键阶段,仿真作为支撑各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企业提供了能够覆盖产品论证、研发、试验、制造、维护、辅助决策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引领和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效,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蛟龙”潜海、双龙探极、“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 大型客机问世等一大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铁、船舶舰艇等高端运载装备,芯片、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以及能源电力、建筑土木、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
探讨仿真领域研究热点、关键技术、创新模式,展示仿真技术前沿动向、创新成果、应用实践,加强学术交流与产业创新,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仿真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The 4nd China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Forum)定于5月24日(星期五)—26日(星期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仿真驱动的智能未来:创新、融合与应用”。
本届论坛总体框架为“1+8+N”,即1个主论坛、8个专题分论坛,N项特色交流活动。诚邀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负责人、企业高管、专家、教授和一线工程师出席,共襄行业盛会,共话仿真发展新趋势,共解行业应用新难题,共议产学研用新融合,探寻仿真发展中国之路。
附件:1.论坛方案 2.组织机构
附件1
会 议 方 案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承办单位:中国仿真学会制造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北京华汽工程技术研究院、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
协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虚拟现实分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
合作媒体: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工业报、科技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汽车报、中国电子报、系统仿真学报、应用科技、计算机世界杂志、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科技网、中国工信产业网、电子信息产业网、中国高新网、计世网、智造网
二、会议时间
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26日(星期日),5月24日为报到时间。
三、会议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洲际酒店(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晖路777号)
四、会议主题
仿真驱动的智能未来:创新、融合与应用
五、活动安排
1.院士论坛
2.特邀主旨报告
3.专业主题交流论坛
(1)仿真技术与汽车交通分论坛
(2)数字孪生与数字工程分论坛
(3)大模型、计算流体力学与仿真技术分论坛
(4)深空探测与航空装备分论坛
(5)智能仿真、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分论坛
(6)工业仿真软件创新与发展分论坛
(7)系统工程、元宇宙与仿真技术分论坛
(8)绿色能源、新材料与动力系统分论坛
4.CSTIF2024中国汽车仿真技术专家闭门会议
5.CSTIF2024中国仿真科技展览会
6.高端对话
7.产业合作暨项目发布会
六、出席人员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两院院士;主办及承办、协办单位领导;行业知名专家、企业高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用企业、厂商代表。
七、会议费用
会议注册费2980 元/人,会员参会注册费2680 元/人,6 人免1 人。在校生凭学生证费用2280 元/人。以上费用含会务费、资料费、餐饮费等,不含住宿费。住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会务工作由北京华汽工程技术研究院承办 。
八、会务联系
请于2024年5月10日前报名参会。
附件2
组织机构
名誉主席
李伯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
程耿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
向锦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无人机设计研究所所长
杜修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秉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
郭 旭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田玉萍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
大会主席
陈十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
张 霖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产品先进制造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秘书长
杨晓晖 中国仿真学会制造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秘书长
潘意杰 宁波大方理工大学(暂名)科研部副部长
指导委员会主席
曾文军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
研究院执行院长,讲席教授、博导
王生楠 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常务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孙守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
周 青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推动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推进新产品、新设备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环境、城镇给排水管网中的应用,提升水环境治理给排水管网管理效率及保障水平。经研究,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拟定于2024年5月13-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2024全国水科技大会暨技术装备成果展览会”。
承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拟)、中环博通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上海光催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水污染治理服务协会、环保水圈等。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环境 报、中国工业报、科技日报、头条、凤凰网、腾讯、新浪、搜狐、中 国环保在线、工业环保网、第一环保网、环保学社网、中国环保网、 四川电视台、四川在线、四川新闻网等。
大会将围绕智慧供水、智慧排水、城市水环境智慧管控、流域水资源智慧管控、水环境智慧监测、智慧节水、智慧水利、数字经济下的给排水管网管理以及给排水管网运维安全,管网健康监测,污水管网排查,给排水管网养护、监测、检测、修复与非开挖技术,管网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供水管网漏损探测评估等内容进行研讨: 深入学习水环境管理及给排水管网管理相关政策、标准规范,交流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开幕致辞(9:00-9:25)
主持人:谢玉红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主办方领导:
孙晓华 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
吴明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
欧阳华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特邀嘉宾:
待 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拟邀请)
王志华 成都市政府副市长(挂职),生态环境部机关服务中心(机关服务局)主任(局长),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拟邀请)
2.主旨报告(9:25-12:00)
主持人:
吴明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水环境治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
报告嘉宾:
张景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
徐祖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任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汪华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李岳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拟邀请)
凌建军 凌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院士、嘉宾参观展览
3.技术装备成果展览会开馆仪式(9:40-10:00)
特邀嘉宾:
王秀峰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
待 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拟邀请)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二)水科技综合论坛 (14日下午,13:30-17:30)
主持人:
于 岩 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
钱冬英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报告嘉宾: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报告题目: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政策与市场机遇
周少奇 贵州大学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报告题目:生命过程电子流传递与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
宋永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报告题目:科技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魏源送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拟)
报告题目:待定
龚道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务院院长、厦门分院院长,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副主任委员
报告题目:统筹兼顾 精准施策 助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徐开钦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
报告题目:日本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对策的历程和启示
李 辉 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副主任委员
报告题目: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
刘达克 北京北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报告题目:北排污水潜能开发路径与实践
边玉彬 山东文远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题目:待定
魏忠庆 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镇水务系统碳排放现状及降碳实践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主持人:谢玉红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1.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领域成果发布及签约:团体标准、行业 报告、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污(废)水厂案例等。
2.上海大学、福州大学科研成果发布
(四)专题论坛(15日全天,8:30-17:30)
第三届村镇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论坛
高品质供水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论坛 5月15日上午
召集人:
张汉松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饮水安全处处长、教高
张海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嘉宾:
张汉松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饮水安全处处长、教高
报告题目: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展望
陈 锋 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基于陶瓷膜的低碳短流程高品质现代化饮用水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示范
贾瑞宝 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湖库水源典型风险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丁南华 江苏达格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臭氧压力氧化嫁接耐氧化超滤膜偶合臭氧微泡清冼工艺包生态高品质饮用水处理技术
李伟英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高品质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及对策研究
待 定 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
万年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镇供水二氧化碳投加技术及应用
团体标准发布宣贯与授牌仪式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第三届村镇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论坛
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创新论坛5月15日上午
召集人:
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
姜 兵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与农村环境研究所所长
报告嘉宾:
杭世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
何海周 江苏力鼎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分散污水处理实践与思考
李 军 浙江工业大学"两山转化"与绿色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报告题目:农村污水整体解决方案的思考和探索
张 浩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村镇分散污水治理问题及凯泉装备化解决方案
胡建龙 维态思(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
高叶松 中建生态环境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中建生态环境MABR技术研发及应用实践
王 斌 安徽宝绿光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题目:村镇环保设备如何实现零碳模式和资源化利用并行
姜 兵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与农村环境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高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及技术特点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团体标准发布宣贯与授牌仪式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第二届智慧水环境管理与技术创新论坛月15日上午
召集人:
刘炳义 武汉大学智慧水业研究所所长、教授
报告嘉宾:
王浩正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慧水务分院院长
报告题目:
刘炳义 武汉大学智慧水业研究所所长、教授
报告题目:
田 云 宿州市水环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题目:宿州市主城区水环境智慧水务建设交流
李建祥 开利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
高 芳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模型初始场同化技术在黄孝河机场河流域在线模型中的应用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论坛四:城镇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论坛5月15日上午
主持人:
吕 波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教授
沈仲韬 中华环保联合会海南办事处主任、海南省水务厅原副厅长、高级工程师
报告嘉宾:
王雪原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西部寒冷地区城镇低温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径探索
孙宏亮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院长助理/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北方寒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产业化研究与应用
那贵平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负荷异常污水处理厂及一级配套截污干管调研评估
靳俊伟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事业部总经理
报告题目: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效果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冯 强 中铁建工集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助理
报告题目:
王家良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给排水)、科学技术部部长
报告题目:基于“药方式”水体生态治理方法构建研究与应用
论坛五:工业危废资源化利用技术论坛5月15日上午
召集人:
龚海峰 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报告嘉宾:
柳云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报告题目:水体氯酚污染控制与电催化修复
刘作华 重庆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报告题目:含磷废水多重态定向转化机制及过程强化方法研究
龚海峰 重庆工商大学 教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工业废油全组分安全处置与高值化利用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论坛六:水务投资探讨与EOD模式论坛 5月15日上午
召集人:
邹 权 上海大学研究员
丁贞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拟请)
报告嘉宾:
蓝 虹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工具与市场发展
丁贞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院) 研究员
报告题目: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全过程管理与实践
陈 雄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政府 县委常委、副县长
报告题目:广东省和平县践行“两山”理论重要进展
鞠成伟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区委常委、副区长
报告题目:湖北省黄石港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高 超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事业部部长
报告题目:中铁九局绿色投资与EOD发展
赵 超 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央企EOD项目落地经验及实践
邹 权 上海大学 研究员
报告题目:政-校-企协同推进EOD模式实践探索
许 翔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
报告题目:福建省EOD实践路线与经验
张建红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运用WOD模式创新城市内涝治理投融资机制
聂 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博士
报告题目:数字化转型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英慎林 长春城运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报告题目: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论坛七: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创新论坛5月15日下午
召集人:
李 辉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员
蒲生彦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副院长
论坛八:面向绿色流域构建的生态处理技术创新与实践论坛5月15日下午
召集人:
刘 春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齐 飞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嘉宾:
雷晓玲 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环境科学与工程)领衔专家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授
报告题目:“空-面-潜”智慧水务技术体系及其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刘 春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缓滞留水体生态修复集成技术装备及应用
冯慧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中心研究员
报告题目:
罗 晓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报告题目: 缓滞留水体生态修复集成技术装备及应用
团体标准发布宣贯与授牌仪式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论坛九: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与实践论坛5月15日下午
召集人:
姚 宏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张炜铭 南京大学教授
报告嘉宾:
柏益尧 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化工园区水环境综合管理与风险防控
张 悦 住建部城建司原副司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COD & CO2 ——双重挑战与协同减排
王宝峰 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题目:高级催化氧化技术在难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马晨皓 江苏瑞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MVR节能蒸发技术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
赖 波 四川大学教授 博导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报告题目:含能材料特种废水处理技术装备及应用
侯保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工
报告题目:工业废水减污降碳及资源化利用论坛
王 涛 四川美源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绿色智慧水岛如何助力工业园区污水及再生水资源化利用降碳增效
张炜铭 南京大学教授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水体氟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实践
汪 林 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工业废酸废盐资源化新技术实践与分享
“水系统碳中和系列”团体标准发布宣贯与授牌仪式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论坛十:水固气声污染协同治理材料、技术及装备论坛5月15日下午
召集人:王晓伟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嘉宾:
雷克刚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设计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黄河流域工业园区污水稳定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秦永华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节能环保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唐玉霖 同济大学教授、水利部长三角供水节水及水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待定
邓时海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导
报告题目:分散式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减污降碳新技术
王晓伟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 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铁路运营水固气协同管控及减污降碳关键技术
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欢迎您的加入。。。
会议自愿报名参加,会议收费标准:2200 元/人,含会议费、餐费、资料费、考察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团体5人以上或4月15日前注册缴费享受优惠价 1800元/人;学生享受半价优惠;政府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会员单位代表免费。
标准展位10800元/个(2mx3m),标准展位双面开口加收2000元,光地980 元/m;参展优惠: 标准展位赠送2个参会名额。

Read More “2024第十一届中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创新国际峰会_门票优惠_活动家官网报名” »
2024 the 11thSino-EU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lightweight and
advanced composite application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地点:中国.连云港花果山酒店 时间:2024年6月27-28
Location:Lianyungang Huaguoshan Hotel, China Time: June 27-28, 2024
“双碳” +“新四化”加持态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关键技术多维 度融合变革发展演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汽车工业将借助轻量化新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轻量化绿色产业链全面升级,汽车轻量化材料应 用预计2025年减重20%、2030年减重35%的目标,当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部件关键技术应用将 进入量产化窗口期。
汽车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凭借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设计灵活、易于成型,有效提升新能源 汽车续航里程、提高整车安全性能,同时极大降低了振动和噪音等优势,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车身,底 盘的重量减轻40%-60%。目前,碳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产业也已被列为中国“国家十四五新材料规 划”的战略发展重点。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也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战略发展趋势,伴随 中欧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渗透增长、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升级,催生了轻量化全新赛道产品线应用发 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结构部件量产化应用发展将迎来广阔市场开发前景。
为加强中欧及长三角地区汽车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商、整车厂、零部件、科研机构等低碳产品生态链的协同创新和配套合作;共同探讨“双碳”驱动下:如何加快以5G“软件定义汽车”多维度技术融合、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先进复合材料轻量化产品线迭代升级和绿色低碳产品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促进先进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制造技术创新及量产化应用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由国际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中欧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协会(CFICA)发起主办,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东道主协办的第十一届中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国际峰会;定于2024年6月27-28在中国.连云港召开;同期召开中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绿色供应链发展研讨会暨CFICA第七次联席会议,会议期间,将展示汽车轻量化及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创新的技术及产品,并将组织相关主要与会企业代表参观考察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及产品线专场交流。
活动亮点
届时将邀请来自宝马汽车、比亚迪、广汽、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福特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长安汽车、一汽、东风汽车、北汽、上汽、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通用五菱、江淮汽车、哪吒汽车、小米汽车、本田汽车、李尔、博世、法雷奥、佛吉亚、采埃孚、博泽、本特勒、延峰内饰系统、华域汽车系统、海纳川、宁波华翔、东实股份、麦格纳、宁德时代、巴斯夫、科思创、赢创工业、陶氏、帝斯曼、亨斯迈、江苏恒神、中复神鹰、中材科技、中航复合材料、中国恒瑞HRC、光威复材、吉林化纤、台湾永虹先进材料、福伊特复合材料、SGL、东丽碳纤维、三菱化学、克劳斯玛菲、迪芬巴赫、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院、德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信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等国内外的知名头部整车厂、零部件、碳纤维及先进材料制造商、智能制造及轻量化行业专家200多位与会,同期组织2024年度第十届IALTA(中国)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轻量化创新奖专场评选活动,展示汽车轻量化产品及创新科技成果,大会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应用国际盛会。
会议还将围绕双碳目标下,中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革新及先进复合材料部件在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翼子板、后视镜壳体、座椅骨架开发、内外饰及智能座舱创新设计和工艺、研发、试制到量产化应用、生命周期回收利用技术、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和中欧新能源汽车低碳产品线合作发展深入探讨与合作。
我们希望邀请来参与本次峰会,展示汽车轻量化及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创新的技术及产品,共同促进中 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赛道产品线发展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科技应用与合作未来!

执行主席:
Jean-Claude Steinmetz
主办机构

国际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

中欧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协会
Host organizer:
InternationalGREENAutoLightweightTechnologyAlliance 、
Sino-EU Carbon Fiber and Advanced Composites Association
东道主协办单位: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Host Co organizer: Zhongfu Shenying Carbon Fiber Co., Ltd
支持机构:
德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协会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院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
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
吉林省汽车工业协会
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Co-organizer:
German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Association
Fraunhofer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Germany
Shanghai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Jiangsu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Jilin Automob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Sichuan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National Carbon Fib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指导机构:
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
Guidance organization: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Federation
European Automotive Suppliers Federation
承办机构:
IALTA全球技术委员会
中欧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协会
新能源汽车内外饰分会
储能系统安全与先进制造技术分会
Organizer:
(GTC)IALTAGlobalTechnicalCommittee(GTC)
Sino-EU Carbon Fiber and Advanced Composites Association
(NEVIESA)New Energy Automotive Interior and Interior Branch(NEVIESASection of Safet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生态伙伴:
Ecological partners:


出席对象:
国内外的知名头部整车厂、零部件、碳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商、成型技术、新工艺、加工装备、智能制造及轻量化制造商及上下游赛道企业和科研机构、行业专家以及相关行业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等。
1、6月26日(星期三)全天
●外国、外地代表报到,入住酒店
地点:中国.连云港花果山酒店
地址:连云港海州区花果山大道98号
2、6月26日下午
●中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绿色供应链发展研讨会暨CFICA第七次联席会议
3、6月27日上午
●全体大会|主题论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发展国际峰会
4、6月27日下午
●专题论坛1:车身、底盘及内外饰系统轻量化创新论坛
5、6月27日下午
●专题论坛2:动力电池结构创新与轻量化关键技术论坛
6、6月28日上午On the morning of June 28th
●新能源汽车先进复合材料结构部件轻量化产品线对接交流会
7、6月28日下午
●参观考察/商务交流
参观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实验室、研发中心等
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交流会(中复神鹰专场)
一、2024年度第十届IALTA(中国)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
二、汽车轻量化科技日 :汽车轻量化成果小型展
£展览时间:6月27-28日, 撤展时间:6月28日下午13:30
□成果展地点:酒店展览区。
□报到地点:中国.连云港花果山酒店 地址:连云港海州区花果山大道98号。


大会亮点:
此外,大会还将举行备受瞩目的AIGC颁奖典礼,表彰在AIGC技术创新、安全、场景商业落地领先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现场还将设有10多个创新产品展位,展示行业最新的AIGC技术和体验方案。
我们诚邀各AIGC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及专业人士参与本次大会,共同见证AIGC的新篇章。早鸟票价已开放,欢迎报名与垂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