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CPI还是GDP平减指数中,中国住房和服务业的价格上涨都被低估了;而较高的GDP平减指数意味着较低的GDP增长。”渣打银行的研究人员称,按照他们的测算,2011年和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只有7.2%和5.5%,而不是中国官方统计部门公布的9.3%和7.8%。
在本周发出的这份中国经济研究报告中,渣打大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提出:尽管采用了肯德基同店销售、汽车销售及香港零售等较为好用的指标,但中国的消费仍难以监测。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及GDP平减指数(implicit price deflator for GDP)这三个价格指数中,他认为,GDP平减指数比月度CPI、PPI更能全面反映通胀情况。
“中国的通胀指标有争议,但总体上并不太糟。”王志浩认为,中国GDP平减指数被低估,主要在于住房和服务业价格膨胀被低估。对于住房价格,经济学家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观点还是认为住房的购买是一种投资行为,而居住则包含了对于服务的消费。如果租房子,需要缴纳租金;如果自己购买并居住,则需要计入隐含租金。
王志浩称,房价和房租的通胀目前在中国并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这些都属于被低估的通胀数值。
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消息,中国现行CPI调查中,居住类主要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水电燃料。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砖、水泥、涂料、玻璃等修建和装修房屋的材料;租房包括公有房屋、私有房屋租用费等;自有住房包括住房估算租金、物业管理费、维护修理费等;水电和燃料包括水电费、液化气、管道天然气或煤气等。
在服务价格方面,研究报告称,根据中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医院床位费用过去五年中每年上涨10%以上;在很多城市,要看像样些的医生的费用涨幅也很大;学校的正式与非正式费用在很多城市也有了大幅增长,而这些服务业价格的增长都没有被计入CPI的统计数值中。
报告认为,近几年,GDP平减指数显示出比官方数据更高的通胀压力。在2007年和2011年,GDP平减指数所显示的通胀两次达到近8%的高峰,而月度CPI显示的最高峰仅为6.5%。
“较高的GDP平减指数就意味着较低的GDP增长。”王志浩称。
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向财新记者表示,GDP平减指数的计算非常复杂,涉及很多行业,如果不是大机构做,很难完成。此外,进行数据的修正的前提是需要知道国家统计局计算GDP平减指数的详细方法。
对于王志浩的观点,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蔡志洲也不认同。他向财新记者表示,GDP平减指数相关的统计数据目前仍然缺乏,没有办法获得GDP平减指数的准确数值。
蔡志洲认为,国家统计局针对GDP所发布的官方数据还是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的,GDP统计数据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还是相符的。
GDP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解释,中国对外公布按照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以按照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的GDP为标准。GD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参照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年度GDP核算按照94个行业分别计算,季度核算按17个行业分别核算。
此前有学者提出,中国以生产法计算的GDP统计已经相当完善,进度和年度数据都用生产法公布,但是以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目前还只能提供年度数据,且未公布各个细分类下的平减指数。
支出法依据政府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四项之和来计算GDP。上述口径与中国生产法GDP统计存有差异,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进度研究。■
财新网